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请欣赏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精选11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对于久别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团聚的好时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难得偷空的悠闲,对于春月杆回家过节的人来说是赶紧抢车票,但是对于我们学生党来说却是“防空警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过节就要放假,一放假就有堆成山的作业,写名字只要半小时轻松搞定,更何况放假前还有期末考试,考的好的人高高兴兴的回家收压岁钱了,考得不好该如何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下存活,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回答问题,这是在玩儿命啊!当然,这就如同在假期作业的封面上印上《快乐暑假》是一样的道理。

好不容易放个假,从考试的魔爪下挣脱不容易啊!刚开始的几天必得出去蹦跶几天来庆祝解放战争胜利,而在那之后便是疯狂写作业模式,在除夕之前要不死不休的跟作业纠缠。

除夕晚上,对于大家都不陌生的便是春晚了。年年有春晚,年年有吐槽,槽点那是一年比一年多啊。当然,槽点高,赞点自然也高。春晚上的语录时不时的突然爆红,就好像今年的“我看你布置车是九手的,你脑子也是九手的吧!”那要是说起吐槽那可不是滔滔不绝么?春哥李宇春自从超女出道十年首登春晚,选了中国风歌曲《蜀绣》,演唱的时候运用了高科技投射出三个影子,再加一个本人,在博友的吐槽下便成了“李宇春、李雨夏、李宇秋、李宇冬”转发量蹭蹭上升。众所周知,郭敬明是现代当红作家,却鲜有人知《蜀绣》也是郭敬明的作品之一,当这件事被博友扒出来的时候,随之就是“吴总裁鹿哥陈等等宁泽涛都没上,小明你上了”后来法制晚报官微更是挖出了《蜀绣》歌词中所蕴含的唐诗宋词,随之发了篇微博甩了出来,郭敬明转发道:“我过年就跟我妈打了两圈麻将,没犯法啊,看到法制晚报吓了一跳,其实里面还有元曲”我说小明啊,语文好归语文好,咱做数学题的时候能不把墨水滴到题目上了吗?当我还在执着于为何今年春晚吐槽如此汹涌,各路大神们都开始用春晚发的红包发给博友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然而在放假的最后几天,家家灯火通明。干啥?补作业啊。街上没人,为啥?在家啊补作业。在快要开学的时候,万能的博友又开始刷屏了,什么“不久之后七天小长假将转变为三天假或周末”,什么“你丑你先做,我帅我随意”,还有更甚者“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看完这些,不禁想起读书笔记还躺在书包里安然无恙。立马向前方奔去开始做作业。

年的味道对于我来说就是吃喝玩乐做作业,外带吐槽补刀刷微博,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有趣。也许不是少了年味,而是少了小时候那样的天真。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2

大年初一,来奶奶家过年。

太奶奶也在,戴着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几缕白发掖在耳后,见我们来,她扶着椅背直起身子。

太奶奶看见我们很高兴,坐在椅子上乐呵呵说个不停,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瞧瞧这个,瞅瞅那个。她今年96了。

她感慨着,哎呀,都长这么大了,就在不久前,你们爸爸都还没蹿这么高。她用爬满皱纹的手,一上一下含着我的手一年又过去了,真是快呀,今年该上六年级了吧妈,都上初二了,还六年级呢,奶奶围着围裙从厨房里转出来。呦,都初二了,阿太老糊涂喽。

饭吃的差不多了,太奶奶站起来在陈旧的布包中翻找了半天,掏出两个鼓囊囊的大红包,喏,佐佐佑佑一人一个。爸爸连忙挡回去奶奶给这么多干什么?自己留着用。太奶奶硬是把红包塞到我们手里,阿太有今天没明天了,能用多少?拿着拿着,你们再不拿阿太可懊恼了。

饭后妈妈驾车把他奶奶送回家,老巷子,绕了九曲十八弯才到了黑幢幢的老房子前。阿太眯着眼摸索了半天,终于打开了单元铁门。小心啊,这里有五档台阶一二三四五,别踏空了。上次我独自在这一个错神,歪在地上,起来再绊倒。血啊,哗哗的流。两颗门牙,现在还动不得呢。阿太边说边摸开墙上的灯,开关灯闪了几下,终于梃住了。微黄灯光下的房子很敝仄,只摆了张小桌子,灶台旁盛着半碗冷饭。屋里没有铺地砖,光秃秃的水泥地,因为湿气很重,成熟灰色,阿太忙着从柜子里桌底下掏出给爸爸的杨梅酒,给妈妈的山核桃,再往我们手上塞几颗玉米糖。奶奶,你都拿出来干什么?快坐下呀,你这样我们都不敢来了。爸爸拿起羽绒服佯装要走,太奶奶却固执的把这些都塞给爸爸,一年到头你们就来这一回,不给你们我这老太婆藏着发霉呀,拿着拿着。

从太奶奶家出来,我们一时无言,妈妈幽幽叹道:老人家一个人独居真是太可怜了,这把年纪平时吃穿都不求什么,就盼有人来能热热闹闹的,可是,哎总听老辈们说起前些年的春节是多么热闹,街头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店铺子上都拉上了红绸,烟花炮仗声不绝于耳,可近些日子来年的气氛也日益淡了,炮竹不准放了,店家也都拉下了铁门回乡,偌大的杭城一时有些空荡荡的。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瞧着却没有圣诞节万圣节那些洋节热闹。

连同年味一起疏淡下来的也有人情,别说太奶奶太外婆一年难得见一回,就是平日过年总要去小住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中,这几年也因为学业繁忙,不再去了。亲戚们间更是很少走动。

车静静行驶在无人的高架上,空空如也的街道也空空如也了我的心。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些关于传统,关于家人,曾深深扎在我们心中的根日益腐朽,大树上的每一尖芽梢都争着向高邈处伸展,却罔顾了叶脉中涓涓流淌维系着一切生机的根的恩情。殊不知,没了跟叶落时分,该归往何处?

把根找回来,找回来吧!我的心中猛然起了火。

于是,这个冬夜不再凄寂。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3

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当天气一天天冷下来,家家户户便开始了忙碌。首先是家里家外都得整个儿地洗刷一遍,以求除旧迎新。在我家最忙碌的就是母亲了。家中的一切都要经母亲的手,洗一遍,擦一遍。当忙碌的气氛越来越浓、浓得直要溢出来时,我便知道年三十要到了。

年三十要到了,母亲要准备年夜饭,那时用的还是灶头。为这一顿饭,母亲要提前一天开始准备了。我依稀记得,那个深夜,在厨房的烟雾缭绕间,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但母亲并不寂寞,因为窗外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那一夜,我总是枕着香味甜甜地入睡。

年三十的这天,父亲总要上街去采购年货。实际上到了年尾的这一天,家里的年货都置办得差不多了,但父亲总还是担心缺少了些什么,一定要去街上转转,补办补办。大街上人来人往,相互道贺祝福,大家在人群中你挤挤我,我挤挤你,擦出一片片冬日里的暖意。

年三十的晚上,为生计奔波着难得安安静静团团美美的坐下来的吃顿饭的一家人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围桌在一坐丰盛的佳肴前。眺望窗外,万家灯火,那时的心头总会生出一种满世界都是温馨的奇异感觉。当烟火升起,点亮整个世界,一家人早已围坐在电视机旁。窗外的火花点燃了寒冷的大年夜。屋内的一家人只是静静的坐着,母亲,在劳累了一天后,终于可以惬意地看着电视,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宇宙似乎就是为这一家人存在的。淡淡间,我有种异乎寻常的满足感。

但渐渐的,我发现在过年时分拥有这种宁静满足感的时光似乎越来越少。那种带着某种鲜明节日特征的过年印记在记忆中似乎化为了一种虚幻。

最近几年的年三十,母亲总是扫完地,便拉着我上街,从超市采购大量的生的熟的菜肴回家。街上冷冷清清的,从前那种人挤人的热闹与温暖景观不再多见。似乎,现在的过年,票子一拿,上趟街,所有关于过年的准备便完事了——人们不需要再熬夜了,灯火通明的年前景像在记忆中一闪而过。人们买一幅象征性的对联,门上一贴,几个鞭炮,门口一放,算是过年了。富者买几十筒,天还没暗,开始放。当人感到无聊时,徒留下几个嬉戏的玩童。

年夜饭总是在饭吃到一半时,老姐回来了,胡乱扒几口饭,回到楼上。客厅里的电视机默默的独自对白。老爸,一壶洒一桌菜,偶尔眺望窗外的远方。如今过年,人的热情似乎冷却了。当忙碌被清闲代替,所剩的亦无非是孤独。纵然电视机音量再高,剧情再精彩,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寂寞。不知是不是因为长大了,我的心对于热闹与温暖要求高了,还是长大了心灵变得迟钝了,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年不再有年的味道?

今年的年三十,年的味道是否应该乘着人人呼唤传统节日的呼声之羽翅回来呢?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4

在中国北方的农村,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小时候的我最爱过年,究其原因莫过于能吃到成桌的宴席与各种各样的的甜品。那软软甜甜的棉花糖,那香香糯糯的年糕还有那粘粘的脆脆的麦芽糖,过年的味道是香甜的。

然而最使我不能忘却的还是元宵节那日香香软软的元宵了。

故乡的春节是不同于别处的,一直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六日。元宵节的到来才算过年真正的高潮,元宵节的聚会总是压轴出场。

每年的那一天,我总是起得很早早的。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大队部,人挨人,脚碰脚,一切是如此的热闹。我是最幸福的了,骑在父亲的肩头,神气十足的指挥着全家人的行动。

不知是谁敲了一下手中的锣,“咣”的一声响,聚会前的节目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孩子们的游行队伍,一个个都戴着大头娃娃头套,摇来摇去,仿佛随时都会因头重脚轻而摔倒。接下来还是些传统的民间节目,如牵小毛驴了,猪八戒背媳妇了······终于在一片期待中,舞龙出场了。围在两旁的人群出奇地安静,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向里探。沉寂一两秒后,忽而一个手举绣球身着黄衣的小伙出现了,霎时,一红一黄两条巨龙一跃而来。场上“嗡”的一声爆发出一阵叫好声。两条巨龙在绣球的引诱之下,连连翻滚沉浮。时而怒目相向,时而交叉而过,气氛紧张地让人喘不上气来。终于,一方胜利,含着绣球昂扬而去。场上又是一阵叫好声。

我最期盼的时刻终于到了,宴会开始了。一溜的八仙桌一字排开,每张周遭是四条板凳。我与要好的几位小友围在一块,讨论着今年的压岁钱。在等元宵的片刻,我是最坐不住的,与几位小伙伴围在母亲身旁,催促着。要不就贪婪的吮吸着那芝麻馅散出的香甜,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用手指蘸上一点,然后若无其事的走开,躲在一旁津津有味的舔着手上的芝麻,好甜。

别桌的大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着一年的收成,家中的好光景。好一幅和睦温馨的画面。

不知是谁鼻子最灵,陶醉地说道:“好香的元宵味啊!”然后大家一起向着厨房望去,一碗碗的元宵冒着白气便上桌了。小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围了上去。我手疾眼快,抓了一个勺子,端起一碗元宵便坐下了。按照传统,我先要使劲吸一吸那香气,好将一年的好运收入肚中。那股热腾腾的香气流入腹中,又暖又香。再一口咬在白胖胖的皮上,糯糯的粘粘的。又使劲嘬一口黑亮的馅,既烫又甜。最后喝上一勺汤,那馅流到嗓尖,甜到心头,给了我一年的动力。

如今,好多年没吃到那么好的元宵了。家乡的春节没味了!

不知何时才能再吃到那儿时元宵的味道啊!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是描写过年景象最好的写照。过年,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习俗。每当到这个时候,全家人总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叙述去年发生的事情。还有倒贴“福”字,放鞭炮……我们这些孩子也享了福,不仅能尝到许多美味佳肴,还能收到好多压岁钱。

今天就是除夕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好不热闹。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来到奶奶家吃年夜饭。来到奶奶家,映入眼帘的另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奶奶在厨房里忙上忙下烧着那些美味佳肴,看的我心花怒放,垂涎三尺。叔叔婶婶在客厅里忙着清点年货,而爷爷则在三楼卧室中带着小弟弟和小妹妹。又过了一会儿,菜已经上齐了,我们全家人围在饭桌旁,一边吃一边聊天。有说有笑,吃得不亦乐乎。这里面的有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那时候盘子里只剩下一只虾,我本想夹来吃,可是没想到,当我要夹起来拿走时,爸爸却一把筷子拿了过去。我措手不及,连忙向爸爸筷子里的那只虾直“冲”过去,爸爸也没有放弃,他把虾用力一抛,跟我上演了一场世界级的“筷子大战”,接着只见虾腾空而起,又径直朝碗里来。然后奶奶就把虾给夹走了。我灰头土脸地叹了了口气,只好把虾拱手相让。那其乐融融的样子真是令人憧憬啊!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起来到楼下,开开心心去放鞭炮啰!我首先挑了个“陀螺转”,把它平放在地上,然后拿着一根点燃的香缓缓靠近它,导火线点燃了,我像机灵的小兔子一般跳开了。只听见“咻”的一声,鞭炮飞速的转了起来,烟花在地上燃放,像一个个漩涡。。。。。紧接着,爸爸又点着一个“仙女散花”,又是“咻,咻,咻”的几声飞上了天空,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奇迹般的感觉,它竟然变出了好多种颜色: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黄的胜金。接着我又拿出了最新型的烟花——枪型烟花。那是一把红黑相间的枪,只要对准枪口插入电池,同时扣动扳机和点火键,枪口就会射出绚丽多姿的烟花,还会有声光和音乐的出现。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妙的时刻时,爸爸突然点燃了“超级大鞭炮”,我转身就跑,急忙捂住了耳朵,爸爸点燃导火线后也迅速地跑过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爆炸的碎片差点飞到我的脸上,过了一会儿,爆炸声停止了,地面上可为一片狼藉。大鞭炮是放完了,要轮到我去放小鞭炮了。这小鞭炮威力极大,我起初就是单单点燃鞭炮丢出去而已,就能发出震天动地的响声,后来我觉得无聊了,于是就换了种新的玩法,点燃小鞭炮,把喝完了的加多宝盖在上面,只听见“砰”的一声,罐子就被炸飞上了天,过几秒后又掉下来,我玩的非常过瘾。不过一会儿,一大堆小鞭炮就被我打完了。

过年真是好,真希望每天都能像过年一样!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6

“家家喜洋洋嘞,亲人来团圆哟,快快乐乐过亲年哎……”这是家乡人都会哼的小令。我的家乡那可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凤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凤庆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在凤庆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小镇上,要说过春节,那就得从腊月二十三说起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是过大年的前奏,从这一天开始就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了,人们就开始盘点新年的用品了。

腊月二十四,人们会把房屋从里到外认认真真地清扫,家里可谓是总动员了。清扫屋角、擦亮玻窗这些都是必须的。扫房顶是十分讲究的,必须是用青竹叶来扫,扫去一年中的晦气。接下来的几天,人们都忙着准备各种年货;大人们忙着购年画、买春联、预备着吃穿用品;小子忙买鞭炮焰花,姑娘忙选花雕头带,好在新年时显摆显摆,让人感觉焕然一新。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要数除夕了。除夕傍晚,人们开始贴春联、门神和年画,大都是为祈求幸福安康。除夕之夜,全家团圆,通宵不寐,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一顿饭,然后在一起叙旧话新。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除夕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家都通宵不眠,这叫“守岁”。央视的春晚为人们献上了欢歌笑语。当时钟的三针重叠时,这意味着除夕的又一高潮降临了。家家户户来到阳台上,看着镶嵌在天幕上的礼花,小孩子们也拿起自己的礼花开始燃放,不知不觉,我们一起迎来了新年!

过了十二点,初一就走进了我们生活。随着“噼哩啪啦”的鞭炮声,门外也许会响起一种声音:“开财门,开财门,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听到这声音你不必惊讶,必须热情的迎上去送上“红包”否则这一年的财运会自己溜走的。这就是家乡——凤庆的传统习俗——“叫财门”啦!

初一的早晨,那真是个不一样的日子。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早早地起来,进行收拾打扮,都穿好了新衣服,姑娘梳好了头、扎好了花,小子拿好了鞭炮;出门去欢庆新年的到来……

大街上真是热闹非凡,人们脚跟着脚,肘碰着肘,簇簇蠕动的人群勾画出了小镇的条块轮廓,舞龙舞狮队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在主大街上为人们祈福拜年。文庙便是孩子们的乐园了,孩子们在这里上窜下跳,穿梭在各个游园点之间,嬉戏在领奖台前,他们的喜悦也从这里漫开来了……

正月初二是给祖先进香的日子,儿女们必定到齐,共同点香礼拜,纪念自己的先人。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便把人们带入了春节的最后一个巅峰。家乡的元宵节不像北京城的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有着花灯展。可是,家乡的元宵节也是一个祥和的日子: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吃元宵,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浓浓的年味也随着人们的欢笑声和这圆圆的元宵馅四处弥漫开去了……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7

今天是先生的生日,由于先生是摩羯座,生在一月份,都是在过年时期他抽空出来和我单独庆祝的,掰掰手指细数,今年是和先生在一起的第五个年头了,很多人都取笑他,都三十出头了,每天还忙于工作,不懂得享受生活,倒是很会保养,那张英气逼人的脸出去说是大学生应该都有人相信吧。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先生格外地忙,每天面对着电脑远程办公,连自己生日都快忘记啦。

生日的前一天我受邀去先生家过年,虽然交往这么多年,双方家长也知晓彼此的事情,可是从未见过家长,这让我不由心生紧张,先生只是给了我一个地址,谎称业务繁忙,策划案过多未批阅,找各种借口不出门来接我,我看他就是在捉弄我,想想进门时没有他帮我应付的尴尬我就难受,真是个坏蛋。

不出意外我起了个大早,纠结了一上午穿什么衣服去赴约,化什么样的妆容显得更温婉得体,佩戴什么样的饰品讨长辈喜欢,好不容易折腾了良久,李先生的催促电话打来了,咦,是视频电话,不苟言笑地他很少打视频过来的,化好了妆自信满满的我接起了电话,不料,看到屏幕前还有一位慈眉善目中带有一丝精明的中年男子,想必是他的父亲吧,我在镜头前尬住,在等李泽言介绍,他竟然戏谑地看着我不语,见我脸红成猪头才吱声:“这位是我爸,你什么时候过来?”李伯父点点头示意,我紧张一时语出惊人“爸爸好!”顿时李伯父笑开怀,“好好,泽言是给我看过你的照片的,没想到真人更水灵呢,喜欢吃什么提前和我们说,我让他和厨师一起准备。”李泽言噗地笑出了声,少有的失态,“嗯,有长进,是该改口叫爸了。”“咳咳,李伯父,不用客气,我不挑食的,咱们晚上见!”我只好强装镇定,李泽言嘴角一勾:“是啊,不挑食,要不然怎么会吃成猪头呢。”李伯父拍了拍李泽言的头:“臭小子,怎么跟女士说话呢,一点绅士风度没有,不知道随了谁。悠然你别跟他计较啊。”李泽言吃瘪,我乐得哈哈大笑,过了一会挂了电话调整好心情准备出门赴约了。

我提前到了李家,伯父伯母都是很和善的长辈,听说伯母是米兰顶级服装设计师,为人谦逊,情商也非常高,看了一下李总的家庭氛围我才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一个儿子。

虽然说是非常棒的一家人,但是坐到餐桌上闲聊时,也免不了催婚,李老表示刚交往一年的时候就催促过他,被他驳回了,我完全都不知晓这件事情,为这事李老又把泽言臭骂了一顿,伯母却表示,婚姻自由,等我们想明白了,时间到了自然会组建家庭,李先生这个事业狂,什么时候娶我呀,我早就做好了当你新娘的准备呢。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8

今年,由于身体的伤势,我第一次在北京过年。没想到这样一个充满摩登气息的大城市,“五环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只鞭炮了”。虽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离开鞭炮的春节不免少了很多年味儿。春节期间许多北漂族纷纷离开北京,地铁里、公园里、马路上一改往昔的拥挤,全都空空荡荡的、冷冷清清,又少了几分热闹。体验着北京春节的同时,我的心却早已飞回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我们北方人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那天就开始扫尘,备年货了。那一天,奶奶会把灶台上方墙上贴着的旧灶神撕下来,扔进灶坑里烧掉。再把新请来的灶神贴上,口中还要念叨一些大概感谢灶王爷之类的话。奶奶这天俨然是个统领六宫的皇太后,对着我们这些小孩儿指手划脚地发号施令:有的负责清理灶台,有的负责拖地,有的负责扫院子,有的则帮大人换洗床单被罩。对于我们这些对家务不胜其烦的熊孩子,此时倒也毫无怨言,毕竟干完活儿,晚上就能吃到丰盛的小年夜饭了。

大家翘首企盼的除夕很快就到来了。清晨,我们早早被叫醒,简单吃过早饭之后,就帮着贴对联,贴年画,挂灯笼,挂拉花……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小孩喜笑颜开。装饰完庭院之后,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准备美食了:炸丸子、炸大枣、炸地瓜、炸茄盒、酱肘子、酱猪蹄儿……这时奶奶是不允许我们进厨房的,于是我们就在院子里捂着眼睛再留条缝儿,看男士们杀鸡宰鱼。然后我们便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户溜进厨房,看每家都在做什么好吃的。到了别人家就是客,只要道一声“过年好”,便能捧回一堆糖果,或是得到一根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每个小孩子回到家时都眉开眼笑,满载而归。

大约下午三点钟左右,年夜饭就大功告成了。我们家里人多,一般都要备上三桌。孩子们总是自己一桌,吃起来更随便一些,不用在乎吃相,也不用听大人们那些无聊的话题。但在开饭前,总会有一个重要仪式,就是无论年龄大小,都要轮流去供台前上柱香。对神佛说说来年的心愿,祈求佛祖保佑。年夜饭,大抵是一年中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了,大家在饭桌上谈天说地,把一年的坏心情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心中只有对来年的憧憬和期盼。就这样一直吃到天黑。

恋恋不舍地离开餐桌后,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登场了——放鞭炮。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鞭炮,都是我们这些天精心挑选的。大挂的长鞭和大盒的礼花、“21响”、闪光雷这类“重型武器”,大人们是不允许我们小孩儿碰的,那是为接财神准备的。等到半夜11点钟,接财神的时间到了,家家户户打开房门、院门,鞭炮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整个大地都沸腾了。传说谁家的鞭炮声响,财神就到谁家去。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比着放。每年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隆隆的鞭炮声中睡着了……

拉回思绪,心中充满了对明年回老家过年的期盼。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9

在我小时候,觉得过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慢慢长大之后我发现过年是很有味道,它不仅仅是趣味,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乡情风味。

提起春节,中国人总有一份难舍的感情。无论生意有多忙,工作有多忙,总要歇一歇,因为要过年嘛。

说起过年,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我已从以前一个懵懂的小女孩长大成为一个高中生了,当然没以前哪份尽情玩爽的豪气了,不过现在想来,年却还是很有味道的。

包饺子。

年的味道是热闹的。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我的记忆中,一到半下午,奶奶端来和好的面和调的香喷喷的馅,拿来擀面杖,这就说明要开始包饺子了。先揉面,将奶奶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搓,待把一大坨面搓成一条长长的圆圆的面软软的面杆儿,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小面块,用小擀面杖擀成小面片,用筷子夹来香香的肉馅,将面片对折捏在一起就算包好了。

包饺子也有讲究的。馅多了容易烂,馅少了不好吃;形状也是要多种多样的,有的像月亮,有的像麦穗儿,有的像荷花,还有五角星的呢。更重要的是,过年的饺子里一定要包进去6个一角的硬币,“6”是说六六大顺,“角”是说用脚走路,合起来就是说能吃到包有钱币的饺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非常走运,我们小孩子常常等着吃饺子,其实是等着吃到包着钱的饺子,而奶奶总会偷偷地多包进去些钱,让我们都能吃到,于是大家都能得到新年的祝福。

放花。

年的味道是浓烈的。说它浓烈,是因为小的时候闻不惯放烟花的味道。虽说不喜欢那种气味,但我特别喜欢看放花。那礼花一到天上就“呯”的一声,五彩斑斓,像一下撑开的伞一样,又像花蕾的绽放,赤澄黄绿青蓝紫,在天空散开来,又慢慢隐去,让人回味无穷。我还特别喜欢叫降落伞的礼花,不只是因为好看,更因为里面有玩具。每次听到“呯”的一声后,天空出现一些小花,我们会伸出双手去捧那些花,花没接着,我们会接到从天而降的降落伞,打开下面的小盒子,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或吃的。我记得那次我意外地得到了两颗糖。

真想再放一次那样的礼花,和那不同寻常的小玩具。

吃糖。

年的味道是甜甜的。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吃糖。在老家河堤上和小伙伴一块儿玩,我嘴里含块糖,说话时,嘴歪向一边像是大人们嘴里叼着根烟说话的样子,也许是我那时特别想长大吧。

吃过糖的糖纸是我儿时的爱玩的,我会把花糖纸用皮筋扎住,给洋娃娃当饰品。还有一种糖,家乡叫“果子”。刚开始,我看着黑乎乎的,不敢吃。后来,奶奶给我用花糖纸包着的糖块,我剥开来,奶奶示意我吃,我带着疑问咬了一口,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满了我的嘴,我问了妈妈才知道,这是果子,奶奶怕我不吃,就用花糖纸包起来让我吃,据说过年吃了果子,新的一年就会甜甜蜜蜜,幸福美满。从那以后,我喜欢吃果子了,喜欢那甜甜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如今多在城里过年,不怎么回老家了,但我真想回到家乡,品尝年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不是有多美味的佳肴,而是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10

过年说实话吧,我不怎么喜欢这次的过年。除夕夜要回家吃团圆饭。

当我从外婆家看到家中时,看到厅里摆着一张红色的大圆桌,上面摆着四大盘、筷子勺子以及一罐罐“加多宝”。我看到了保鲜膜里我最爱吃的鸭舌,可我却一点胃口也没有——可能是在除夕夜之前,频繁吃酒的原因。我一转身,就看到了大伯一家——他们正在翘着二郎腿,玩着各自的手机。我坐在位子上,双手各拿着一只筷子,呆呆地目视着盘里的食物——一向好吃的我却没有偷偷拿着几只鸭舌或早早地把餐具的外装拆掉——没胃口!我的胃不怎么好。再加上每天吃酒,无论是热的。凉的还是油腻的、清淡的,都往嘴里塞,胃能好受吗?这时,一声“嘭”的一声打断了我的遐想。

抬头一看,原来是年糕上桌了。大家入座了。开始拆餐具的外装。我夹了一块年糕,嚼了嚼,咽了下去。过了一会,胃又开始隐隐作痛……菜一道一道地上,大家也一口一口地吃。当然,不包括我。我正在喝着开水——我也想好好大吃一顿,可胃里翻江倒海的,它告诉我“不行”!我喝了一口水,扫视周围,发现大家各自吃各自的,各自玩各自的。并没有像电视里放的那样,其乐融融、合家团圆的样子。没有人聊天,只有妹妹骑着自己的“车”自娱自乐中,偶尔咿咿呀呀地说出几个词句,或是偶尔几声烟花声。气氛甚是尴尬。我从座位站了起来,拿了一杯开水,打算去门外欣赏烟花。我走到门外,左右看了看,可以说,烟花少的可怜!貌似这次的烟花比以往少了多的多的多。好无聊!我转过身,重新入座。而这时,大伯一家却拿纸巾擦了擦嘴,打了声招呼,便开车回家了。怕等下肚子饿,便喝了一碗汤就上楼了。我洗完澡,可胃里还是排山倒海的,真难受!于是,我去泡了杯“午时茶”,喝了下去。胃里终于“消停”会儿,至少不至于难么痛苦了。除夕夜要守岁,这对于一个习于熬夜的孩子本没有问题,可这对一个胃不舒服的孩子变成了“煎熬”。我现在心里只想着“休息,睡觉!”我本身就对那什么“人人想上”的春晚不感兴趣,现在也更没有心思去看了。我看了看时钟,显示11:56,还有4分钟……11:57……还有3分钟……我现在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了,哦不,应该是“度分如年”了。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这个数字时,我猛地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当我迷迷糊糊要进入梦乡时,突然,“嗖”的一声,随后又“嘭”的一声,把我惊醒了。“嗖嗖嗖”、“嘭嘭嘭”本来漆黑的房间被烟花照得通亮。“真烦!早打晚打都可以,偏偏在这个时候!真是的!”我嘀咕道。我一头扎进被子,闷在里面,不想听那吵闹的烟花声……这次的过年过得一点儿也不“愉快”!

过年的味道日记1000字 篇11

今天,我真是太高兴,因为我要回老家过年了。我们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了,在这三年里每时每刻都想着我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我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都是农民,每天早晨早早起床下地干活,为了就是等到夏天的时候庄家有个好收成。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大连火车站,这一刻我终于等到了,火车站里真是人山人海,我们在这等了三个多小时,火车来了,站里的人都起来检票了,我们检完票之后,就坐上了火车,我真是太高兴了,在火车上我们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姐姐和一位俊朗的大哥哥,他们也是回家的。

妈妈就问:“小伙子你们是哪里人呀!”妈妈和蔼可亲地说,大哥哥说:“我是安徽人。”妈妈和大哥哥谈了一些安徽的发展和经济问题,我在旁边也听不懂,谈了就不一会。

姐姐说:“来我们打扑克吧。”说完从包里掏了一幅出来,我们玩斗地主,我们玩得十分开心,一直从上午十点多种玩到下午九点钟,火车上的人都睡了,我们也睡下了,可是火车上太热了,我睡不着,在车里吃饭也想吐,真是让我寝不安食啊!心想:老天爷啊!什么时候才能到站啊,我快受不了了。忽然,火车上的空调开了,火车里顿时变冷了,真是太舒服了,由于这一冷一热,我不幸生病了,老是跑肚子,我终于知道坐火车不是一件好事。

到了凌晨六点钟到了徐州车站,我们一家都很饿,就随便来到了一个饭店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就从徐州车站买了汽车票直接回到老家,上午又坐了六个多小时的汽车,下午1点才到家,大舅开着车来接我们到姥姥家。

刚走到半路,我二舅的大儿子也是我二哥来接我,哥哥骑着摩托车先带我到姥姥家,姥姥家有我的小姨、还有舅妈,他们都说我变样了,个子也长高了,就这样他们为了迎接我们给我们做了一桌子的菜,我终于可以饱餐一顿,吃完饭后,我们到后院去筹备我哥的喜事,我很高兴,晚上我一夜都没睡觉,我就和哥哥说了一夜的话,好几年没和哥哥见面了,觉得他说话特别幽默,第二天早晨开始迎接新娘了,在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每去接新娘的时候,都要抬上礼品,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让舅舅的外去放炮,一般放炮的人都要被新娘那村庄的人戏弄,我很荣幸担当如此艰难任务,迎婚的车来到了新娘的村庄,真是太热闹了,我进到屋里,新娘对我未来的嫂子长的实在太漂亮了,这喜事连办了两天才结束的。

我们在家待了一个月,在临走的那天,奶奶、爷爷和姥姥、姥爷都要送我们,我要哭了,真不舍得来了,奶奶对我说:“小浩啊,到了那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有本事把奶奶也接来看看,我为了这个愿望不断地进步着,前进着,我一定要把奶奶接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