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日记

请欣赏人物传记日记(精选12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传记日记 篇1

外公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了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决定采访外公,给他写传记。我把采访的收获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吧。

外公的童年

外公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外公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外公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外公的青年时期

外公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外公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外公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穷则思变,为了养育几个孩子,外公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外公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外公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之喜,外公还特意雇了一场电影呢!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外公还是咬牙供几个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外公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外公的老年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外公的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外公也实现了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外公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外公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人物传记日记 篇2

吕霖松为鄙人之同学,虽说同窗仅一载有余,本人亦对其认识颇丰,深有感触并自愧不如。

首先,不论上课或对待作业的态度,他都极为认真。每一次上课时望向他,总能看见他在认真地抄着笔记。在笔记这方面,他甚是用心。上周我借他的笔记观摹时,发现其纸上的每个字都端端正正,对于某些重点笔记,他还使用了三色笔及荧光笔做笔记,这种学习的精神令我钦佩不已。

写题时,他的态度依旧认真。半月前,他在下课时忽然跑向我,并向我询问一些问题。由于意见分歧,我们二人争得不可开交。后来,他可以说是面红耳赤,眉头紧锁着,最后我们只能去向老师请教才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他是一个学习非常细心且成绩优秀的人。他总是可以找出选项中的某些错误,也可以找到书本中的每一个重要的细节,还可以发现题目中的一些“陷阱”。在物理单元检测中,有一道题十分简单,但在考试结束后答案与我所得出的结论却不一样,我遂向吕霖松请教。只见他接过试卷,确认了一下题目,便指了指题目中的一行字,顿时,我茅塞顿开。得到解析后再次确认,果真如他所言。

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又如此细心,他的成绩自然优异。到目前为止,他已两次夺得“榜眼”。我相信若他继续努力,总有一日可一举夺魁。

第三,他的兴趣涉猎十分广泛,可谓是各方面全面发展。他的体育成绩是不错的,尤其是排球。他那抛球、击打球的动作是那么的完美,让所有在一边观看的人都不免为之而赞叹。

除此之外,他的美术功底亦不错。他曾给我看过一些他手绘或用电脑画出的画作,那些画可谓是极好的艺术品,给我带来了视觉的盛宴。

另外,他对电脑有很多了解,甚至会一些专业名词。他也会编程而且可以说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班级元旦晚会时,他仅用三行代码便使我们班的电脑几近“瘫痪”,这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他还是一个性情温和且幽默的人。在我们相处的一年多里,班上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可是我从来没见他生气。即使有时同学在用餐时讲和他有关的玩笑,他也只是默默地听着,并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与他不熟的人可能会认为他为人有些不苟言笑。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极风趣的人。每一次笑时,他所拥有的奇特笑声总是可以逗笑其身边的人;在讨论一些事情时,他总若无其事地插一句玩笑话,让别人笑得前仰后合。

不仅如此,他大部分时间里都十分淡定。学校为了减轻就餐压力,中午是分批就餐的,我们班无论是轮到第一批或是第二批用餐,他总是不紧不慢地在迟到的前几分钟慢慢走回教室,日日如此。每次考完试,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慌乱,但他却如老僧入定,波澜不惊,有时还会思考一下今天该吃什么。他的如此淡定一部分原因是他平时认真的成绩态度带来了强大底气,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超乎常人的平和的心态。

吕霖松是目前为止我所遇见的最优秀的同学,和他相比,我那些所谓的“长处”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在他面前,我只能自愧弗如。

人物传记日记 篇3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就像一盏灯,当黑暗来临时,当我无助时,当我失败时,他总是给我以温暖的光。

父亲是一个忙碌的人,为了撑起整个儿家,为了使母亲与我能过上好日子,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因为在他眼里,我们就是他所有的希望和温馨的港湾。

我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和那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小时候不懂事,不能明白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显得年轻,而我的爸爸却显得老呢?长大懂事后,才明白那都是让我累的。所以现在,每当忆起小时候对父亲的`埋怨和不理解,心底那股酸劲儿。便不知怎的就涌向心头。

拿起与父亲的合照,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件事。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爸爸,你怎么才来接我啊,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走了,讨厌,让我等这么长时间。”我刁蛮地责问着爸爸。“对不起,孩子,爸爸来晚了,因为刚才……”爸爸忙停下自行车解释。“讨厌,我以后不要你接了。”我还没等爸爸说完,便哭着打断了他的话。爸爸望着我,把刚要解释的话收了回去,只缓缓蹲下身子对我说:“孩子,爸爸下次不会再来晚了。”说完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把我抱上自行车,推着车子走了很久很久……

这是我上幼儿园时的一幕,每当想起这一幕,我都想哭,因为我觉得我欠爸爸的实在太多了。

还记得那次在小学二年级时,爸爸因为一下班就忙着来接我,没来得急换下工作服。当我和小同学一起排队走出校门时,同学们都冲着我喊:“你看你爸爸,衣服真脏啊,哈哈哈……”我气得哭了,我跑向爸爸,爸爸一把接过我,皱了皱眉头说:“孩子,咱们回家吧。”从那以后,父亲每次来接我之前都换掉工作服。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我都感到父亲对我是那么体贴入微,他的慈爱甚至超过妈妈。

现在,虽然我长大了,但父亲对我的呵护却一丝不减,在他的眼中仍闪动着慈祥的目光。我明白那是因为我是他的一切希望,他是我所有的力量。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爱给了我无数的帮助与许多无私的奉献,我对父爱的感激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篇文章也无法形容的。

假如我是一只小船,父爱就是一片深情的海洋,假如我是一股清泉,父爱便是那清澈的泉源……

人物传记日记 篇4

以往别人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一直看到的是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却未看到他治国有方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试问,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摇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得以很快的恢复。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了汉末以来官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出身低贱却有专长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等虽然出身寒门,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曹操的军事才能是极其突出的。在战争中他常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手下只有两万的兵力,当他得知袁绍要发动总攻时,便同谋士分析当时的形势,利用袁绍优柔寡断、内部意见不统一的弱点,设计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任人惟贤”这一点。我们班的班干部人选历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动,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干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呢?

于是我向老师请示,亲自为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干部选举大会,让同学们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称职的班干部。经改选后的班委会,不久便使班里的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通过读《曹操》这本书,不仅使我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身为中队长的我来说,还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级的好办法呢!

人物传记日记 篇5

我家的小区鸟语花香,每条小径都是干净整洁的,不管是小区的秩序还是物品的存放管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有如此美好的社区环境背后,必定是有人辛苦劳作的成果,这个人就是我家小区的卫生保洁员陈叔叔。

不论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酷暑的夏季,陈叔叔都是一样的敬业——准时上班、勤恳工作,为维护美丽社区贡献力量。每日清晨五点左右,当我仍躺在床上做着美梦的时候,便隐约听到楼下传来沙沙的扫地声,原来此时,陈叔叔已开始他的工作了。

据悉,陈叔叔每天四点多就起床,五点左右就开始工作了,晚上一般是九点左右下班,有时工作太多,最晚也试过到十一点才能下班。每天除了中午有几个小时的小息时间,其他时候陈叔叔都在忙着为小区服务。虽说陈叔叔是个卫生保洁员,但是他在空闲时间还会主动帮助社区维护秩序,做些其他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把区里的单车排列整齐、把区里共享书架上的杂志图书分类放好、协助保安把居民们的快递分类摆好,有的时候还帮居民们保管物品,让保安部省下精力,更好地维护小区的治安。

陈叔叔平时除了要扫地和保洁,还要管理好社区的垃圾。自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之后,每天在定时投放垃圾的时间段里,总会看到陈叔叔忙碌的身影和听到他和蔼的声音,他不仅要劝导居民们做好垃圾分类,养成把垃圾分好类的习惯,还会耐心地指导居民们该怎么分类投放,还要检查每袋垃圾有无扔错了桶,也就是进行二次分类,比如一袋餐厨垃圾不能连袋子一起放到餐厨垃圾的桶里,要先把厨余倒进桶里,再把袋子放到其他垃圾的桶里,又比如吃完的大骨头不属于餐厨垃圾,应分类为其他垃圾等等。

他说,每月工资收入并不高,工作时间也比较长、比较累,不过他还是很乐意为这个“大家庭”服务,并表示这个小区是他的第二个家,把社区整理得干净美丽就是他最大的快乐。采访过后,我发现汗水已浸湿了陈叔叔的工作服,大颗大颗的汗珠也从陈叔叔的额头不停地滚落下来,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的社区不能没有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我作为居民要尊敬和尊重他们,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要维护他们所创造的洁净舒适的社区环境。有了这些可爱的维护者,才有我们美丽的社区。

人物传记日记 篇6

巍巍三国宏图之中,总有各领风骚之英雄。曹阿瞒,便是其中最值得说说的那一位。

你一眼就能看见,在一群虎背狼腰、威风凛凛的将领之中,一个极猥小的身影。阿瞒,他的脸上完全是无一丝血色的苍白,而塌鼻子和小短胡却让他的长相变得极为普通,丢在大众人群中,绝计是找不出的。唯一能表达他内心的似乎只有眼睛了,但他将它藏了起来,你能看见的只是眯成的一条缝。也是这样的外表,才足以藏住它埋得极深的心中的那份雄心壮志。

他是曹操,但我们讲的是阿瞒。在他还是阿瞒的时候,可以算得上是官宦子弟中泼皮的翘楚了。什么偷鸡摸狗,打架骂街,就没有他没干过的,他甚至还从人家的洞房里偷过新娘。但是这些却相反地使得阿瞒拥有了机智警敏和随机应变、权衡利弊的能力。

阿瞒生在官宦世家,但他的养祖父曹腾却是一个宦官,也就是太监。由于这一层儿,他打小就是在被人讥讽和嘲笑的环境中长大的,也是这一层儿,他的心中渐渐衍生出了一个甚至于盖过他的混混气概的信念:“我要当人上人。”这个信念是在他看见了霍去病的墓之后完全爆发的,“大汉冠军侯征西大将军霍去病之墓”这几个大字就此永远刻在了曹阿满的脑海之中,也是从此,曹操有了他一辈子所追寻的理想——他死后,墓碑上也刻“大汉征西大将军曹孟德之墓”。

理想很伟大,现实太可怕。当阿瞒正走向人生巅峰,迈进官场之时,他才发现,当官的和朝廷同他想象的不是不太一样,而是太不一样了。世人都道曹操奸乃是贼,却不知是何让单纯正义满怀希望的阿瞒变成贼。那个乱世称雄称霸,独占北方几乎无一势力能敌之人,他一生中最艰难而痛苦的事情,不过就是从曹阿瞒变成曹孟德的过程了。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写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能臣是阿满,奸雄是孟德。只因为曹操心中的孟德未将阿瞒完全抹杀,而是将那份报效、尽忠汉室的雄心壮志埋在了最心底,才使得曹操一生为汉南征北战,最高只到魏王,却从未称帝。因为他要对得起阿瞒的誓言

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大破黄巾军。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曹操在陈留散尽家财。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并在之后逐一灭平其他不忠或反汉势力。对外,曹操降服了南匈奴、乌恒、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如此,一半之功当数阿瞒。

人物传记日记 篇7

我的爸爸是一名出色的人民警察,他每天早出晚归,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获得许多徽章、奖状、证书,每当看到这些金光闪闪的徽章时,我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自豪感。

有一天晚上,各家各户已经关灯,人们进入甜蜜的睡梦中。墙上的挂钟敲一点,但是爸爸现在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他回到家里,在沙发上坐坐,然后就去洗澡,就在准备上床休息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声,爸爸接电话,然后说几分钟就连忙跑过更衣室,换上衣服。我感到莫名其妙,连忙问爸爸发生什么事,他说:“鹤城发生打架事件,要立即去处理。”我极不理解地说:“你刚刚回到家一会儿,白天工作已经够累,晚上又这么晚才回来,现在又要出去工作?不去不行吗?你交给助手完成吧!”爸爸听,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他望望我,温柔地对我说:“我们做警察要有责任心!哪里有事,就要赶到哪里去!”说完,还不够三十秒就急忙地走下楼梯,急匆匆地走。我走出阳台,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我的眼睛,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你是我的偶像!”

爸爸不但有敬业精神,工作起来也是一丝不苟的。有一次,外面一团漆黑,天上下着黄豆般的倾盆大雨,但只见爸爸还在书房开着台灯,坐在大木椅上分析着偷车贼会在哪里?他时而拿起笔在白纸上画图,时而又凝视着图分析,时而又闭起眼睛,紧锁眉头沉思着……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贼会在广州、江门、中山这几个地区作案,老巢也可能会在江门那边,只要我们在江门的老巢伏击,其它地区都找人伏击、搜查,这样就可以抓到他们!那天晚上爸爸足足想三个多钟头才有头绪,顿时,爸爸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站起来举起手,伸一个懒腰,感觉如释重负。这时,外面仍下着倾盆大雨,那滴答滴答的大雨仿佛是一支优美的歌曲,赞美着爸爸那种严谨的、坚持不放弃的工作精神。爸爸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人生中的指航灯,引导着我前进!

长大以后,我也要做一名出色的人民警察,像爸爸那样不怕苦、不怕累,要为人民服务,受人尊敬。我要创造奇迹,拿更多的徽章、奖状。

人物传记日记 篇8

贝多芬命运坎坷,一生磨难,生活在痛苦之中,但却执着的追求着艺术。贝多芬性格孤僻,脾气不好,个子矮小,长得也不美,但这些也无法掩饰他内心对音乐的执着。他有着令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华,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天才。

他生活在苦难的时期。他的童年十分艰苦,一开始,人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物质上的缺乏,精神上的打击和身体上的疾病给贝多芬带来了重重打击。他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随意摆布我。”贝多芬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深邃的眼睛,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描绘出他坚忍无比的意志。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耳聋,不仅没有成为他追求音乐的绊脚石,反而使他更加坚强更加坚定,成为了他成功的垫脚石。

贝多芬生活中充满了痛苦。自1815年以后,他的双耳完全失聪,只能通过笔和别人交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能创作出轻松欢快的歌曲,让人不禁肃然起敬。或许,音乐已渗透他的骨头,印在了他的心中,甚至刻在了他的灵魂里;或许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或许是音乐紧紧地捉住他不放。对于一个从事音乐艺术的人来说,耳朵是无比重要的,而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竟可以在双耳严重失聪而又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坚持了那么久。期间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贝多芬对音乐的执着几乎到达了痴迷的成度。有一次,他去维也纳的一家餐馆吃饭,那时他正好在构思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波拿巴英雄交响曲》,就不停地在桌子上,用手指打着节拍。过了许久,当餐馆老板问他在干吗时,他以为自己已经吃完饭了,就对老板说:“结账吧!”这时,餐馆里的人们哄堂大笑,过了一会儿,贝多芬才发现自己饥肠辘辘。

贝多芬令人敬佩的地方,人们往往认为是他谱写出的一曲又一曲的优美的乐曲,而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贝多芬生命中,遭受挫折时坚强的心理。他先后经受了母亲的去逝,父亲喝酒成性,后来又患上了无法治愈的耳聋。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啊!如果这时他选择了放弃,他还会有着令人惊叹的成就吗?挫折是苦难,但又可以把它看成成长的动力,不是吗?贝多芬面对厄运,坚强不屈。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第三次手术过后,等待第四次手术的时候,风雨中一声雷响后,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美妙的曲子和无限的遗憾。

贝多芬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他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却没有被打倒,他战胜了命运。

人物传记日记 篇9

我的学校,没有清华园的隽永,也逊色于北京大学的宏伟,仅是水泥石梁,却透着坚毅朴素。校内有一镇校的雕塑,朝气蓬勃。一如这校内粗陋的器宇下,忙碌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师生,终藏匿不住一份才华横溢的思想。这里是最精英萃集的地域,兼以面态严肃,治学严谨的教员,汇聚在一起,便成了南昌市心远中学。

说起那严肃拘谨的教员,仪貌肃色只是表质之一,“憨态可掬”之色也不为少见——今朝老师,或有几份代表性。

今朝不过是快口而衍生出来的称呼,实而他的全名为杨金招。传授国文,颇有几分学成之道,妙曲明睿之高招。平日里谈论古今必先长顿一挫,深吸一口,提气响音,遂博古论今嬉笑怒骂一番,博得众彩,常为好事诸生东施效颦,模仿一二。

以本周班会课为鉴。班会课讲师说。主题以修身养性警醒自身为主调。虽是说事,他却总能于平常小事中预见普遍之真理。这不,表演开始了。惊堂木一拍,全场寂然。“诸位且看博文同学是如何完成功课的……”

说罢将手表指针指向七点道:“开始作业。”便翘腿一坐,假以班牌为笔,佯写佯息,光滑的颇有弧度的脑袋转转已久,代表着我学习不专心,思想跑马,忽而又仰躺查表,作惊讶状,又添加旁白道“啊,十点了,速写!”遂提“笔”空中飞舞,奋笔疾书。刹那间,全班爆笑如雷。校园广播里传来的音乐声,演讲声,统统被潮汐般的笑声淹没,一阵一阵的笑浪,笑得叫人闭塞得透不过气来,就算那个可怜的被模仿的我,也是忍俊不禁。暗暗苦嘲:“风声笑声读书声,盖以噪耳;家事校事烦心事,皆不关心!”

诸生狂笑数分钟,渐不能透气,仍有肺活量强者,在全场渐静下与一份寂静抵抗。今朝便以冷峻的目光扫视环周,良久不做声,似乎周身都藏着如箭簇一般锐利的囧囧目光,能刺穿了学生所有的虚假,嘲讽,胆怯,憎恶,又恰乎其然的刀剑入鞘试探了所有缺口。转而刚柔并济,仿佛一个温和长者的目光,透进久违的阳光万顷,耐人寻味的说道:“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结果是不会陪你一起演戏的。我想,这是值得每位同学反思的”。

有人嘲曰:“我们伴着今朝老师,看着他发起、发落,也不知时过几几。”回忆起此话,想着我亲爱的班主任杨金招老师,心中不觉温暖了许多。遂一转笔,画着发落时的一幅《恩师侧面肖像》,不觉悄然一笑。

人物传记日记 篇10

近日,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读了世界名人——居里夫人的传记。阅读之余,我为居里夫人颠簸的生命历程所震撼,为她那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所征服,为她那在艰苦条件下依旧坚持做实验的不懈精神所感动,为她那敢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所钦佩!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那时她的祖国正在遭遇沙俄的残酷镇压,有着一个苦难的童年。但她的求知欲,开启了知识的大门。为了给姐姐能出国读书,自己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前往外省当家庭教师。不平的待遇,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没有使她退缩,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学到知识,“我”要去索尔本上大学!经过曲折的求学历程,居里夫人终于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乐园——法兰西共和国理学院。她把这里当成天堂,学习知识的乐园,每天早早来到学院,坐在第一排位子上,希望能一字不漏地听清教授讲述的每一个字。虽然她如此勤奋但还是陷入了困境,她的法语不过关,教授稍快一点,她就跟不上。为了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居里夫人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整天沉浸于实验室中,不愿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她为了学习而吃的是最廉价的食物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瘦得皮包骨头,用得是最简单的家具,冷得常常手指发麻双肩不由自主地颤抖,累得经常头晕也在所不惜。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和我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我们生活得太舒适了:三餐食物应有尽有,随心所欲。衣服讲究牌子,家具必须华丽,享受富人的生活。种种情况导致我们空有种种雄心壮志,没有实际行动。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坚持不下去。这让我更加佩服居里夫人的拼搏奋斗的劲头。正是居里夫人持之以恒的态度使得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惟一一位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在后来的日子里居里夫人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与丈夫一起发现了“镭”,它的发现对科学做出了最重大的贡献,创造了化学界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

一个爱国,热爱科学,公私分明的居里夫人!一位在科学的道路上永垂不朽的居里夫人!因为“镭”她使科学在当时迈出了一大步,因为“镭”她的双手灼伤,因为“镭”杀死了自己!这让我不得不以她为目标,为楷模.

像居里夫人一样有颗高尚的心,无偿地服务于人类,勇于探求真理,抓紧现在的优越条件,专心地学习,让那梦变为现实!

人物传记日记 篇11

我的奶奶是五九年的,今年已有六十二岁了。人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确,我的奶奶就像一颗在沙漠中的沙子,平庸而朴素。

自打我记事起,奶奶就是个泼辣的女性。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女强人”。一双手布满皱褶而经络分明,而且十分有力。在做家务,满满一桶水,她也可以一口气从客厅提到洗手间。而我呢,即使能勉强提过来,也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吧。而且我的奶奶厨艺也很好,她做菜几乎从来不放味精,盐也少。尤其是炒蔬菜的时候,更是看不见一滴油,但那菜却是绿油油的,连我这种“荤食主义者”见了都垂涎三尺,忍不住多吃几碗饭。我也曾问过奶奶,为什么加的配料如此少,却能把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奶奶笑盈盈地答:蔬菜的味儿是淳的!料多了反而不好!

奶奶富有同情心,每次看电视上演着乞丐乞讨都会叹着他们不幸的人生。更有一次,奶奶从包里拿出五百元,到超市里买了一堆东西,一股脑地堆在居委会的办公桌上,嚷嚷着说要寄到山区去,我也是又好笑又感到。

奶奶是个虔诚的信佛教徒。但她不像那些走火入魔的信徒们一样引火上身,她仅仅是闲暇时间听听佛歌曲罢了。

或许是出生时的家境贫困,奶奶异常节俭。她从小就教育我“能不花就不花,能不玩就不玩,有钱省着用,不要胡乱花”。有些人可能会将这理解为抠门,小气。实则不然,奶奶在某些方面却又变得像土豪一样挥金如土。例如在为我买文具的时候。在我印象中,只要我开口说要买文具,尺子,水笔或是辅导书。奶奶总是会大气说:“多少?”抑或是我病了的时候,奶奶在买药的时候,必然会找到店员,问:“最好的感冒药在哪里?”但是,奶奶单凭那点单薄的退休金是无法做到如此大气的。因为我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而且也酷爱攀比,秉着“别人有我要有,别人没有我也要有”的原则,我隔三差五就会向奶奶要钱买这买那。所以奶奶就必须要省出足够多的钱,为她的好孙子买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回忆起过去所做的傻事,真是羞愧难当啊!但是心中也充满了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我的奶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尽心尽责的奶奶。她万分呵护我,对我疼爱有加。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七岁那年随奶奶一同去湾里游玩。一到目的地,我就拉着腿脚不好的奶奶东奔西走,仗着自己年轻,体力过剩,四处疯跑,而奶奶呢,却只能迈着小短腿在我的背后“呼哧呼哧”地跟在我后面。晚上在家里,奶奶在洗脚的时候,我看见有大大小小的血泡已经爆裂开来,看得心惊肉跳。奶奶见我被吓到了,乐呵呵地说:“莫怕,陪着你玩,值得!”

还有一次,也是在湾里,我们在散步时,在路边上看见一颗苹果树,树上只剩下一个苹果了,但那颗苹果又大又圆,红里透白,我看着直流口水,奶奶见我这幅谗样,二话不说就往树上爬,只见她用双手抓住一条枝干,双腿踩着树干上的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向上挪。就在摘到苹果的同时,奶奶的手被一根锋利的树枝割破了,鲜红的血溢了出来,我赶忙把奶奶扶下来,牵着她往回走。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还能与奶奶散散步,牵着奶奶的老手,就像十年前奶奶牵着我多小手一样……

人物传记日记 篇12

我的外公叫黄庆义,祖籍安徽阜阳,生于1945年12月末。他是一个酷爱学习、孝顺、独立能干的人。

我的外公在上小学时,连续几年都在闹灾荒,粮食减产严重,普通人家都只能吃野菜、观音土,啃树皮度日,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的外公说:“那个时候是真的苦啊,每天都是忍饥挨饿。”因此我外公的父母先后都饿死了,只留下我外公和年幼的弟弟。有一次我外公在学校饿的不行,班主任看见后送给我外公一个馍馍,我外公舍不得吃,只吃了一半想留一半给家里的弟弟吃,就偷偷的溜到学校外的墙角把馍馍埋进土里,可等放学后外公来墙角找时,馍馍不翼而飞了,我外公大哭一场,当我外公回到家时,发现弟弟已经饿死了。从此以后,外公便开始自己照顾自己。我听着都觉得无法承受如此大的打击。

后来,饥荒过去了,我的外公升入了中学。因为父母双亡,他只能边打工边读书。据他自己的回忆,他那时候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自己洗漱完毕后,就跑到早摊铺帮别人卖油条,这经常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且无论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但就是这样辛苦了一个学期也只能挣一点点钱,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他在中学期间,我外公刻苦学习,成绩尤为突出,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也是老师的好助手,时常帮老师批改试卷。因为成绩优异学校还减免了他的学费,就这样我外公才能顺利的读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六年过去了,我外公参加高考,成绩相当优异,全国任何大学都可以报考。但由于外公有一个大爷在上海,去上海读书有人照应,会相对轻松一些,而且他也深受学校教导主任的影响,教导主任帮他选择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听到这里,我越发敬佩我的外公,敬佩他的自律与独立。

在大学期间,外公仍旧对自己没有丝毫的放松,反而更加严格。每天都在刻苦的学习,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由于外公成绩过于优秀,免去了实习期,直接分配到上饶建筑段,在技术科担任技术员负责设计图纸,在此期间和同事一起参与设计还获得了许多荣誉,由于工作出色被提升为段长,负责上饶党校的建造,并且作为总工程师设计了党校大楼。几年后,外公被调到南昌铁路局房建处,当上了处长,在此期间参与设计了铁路九村。由此,我的外公真是一个工作能力出色的人。

外公十分热爱他的工作,每天都工作得比别人久,常常是等人都走光了才会离开工作岗位,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我的外公是十分孝顺的人,在他与外婆结婚后,十分照顾我的曾祖母,我的曾祖母卧病在床十年,在她卧病在床时为她擦背洗脸,喂水喂饭,不辞辛劳,而且也在我曾祖父去世后,为他风风光光地办了一场葬礼,忙前忙后,十分劳累,却任劳任怨。而且外公每个周末还会给曾祖父曾祖母做煤饼,从未落下一次。

如今,我的外公早已退休,但他的一生却令我动容,让我感受到我有一个独立、能干、孝顺和热爱工作及学习的好外公。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