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冷缩日记

请欣赏热胀冷缩日记(精选11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胀冷缩日记 篇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小事,只要用一点科学的办法,就能解决。

记得在暑假的时候,因为没有球桌,我和几个邻居小朋友在对着墙上打乒乓球。“唉,你怎么踩到了呀!”我不满地抱怨道,只见那圆圆的乒乓球竟被小朋友踩的扁扁的了。我拿起乒乓球坐在花坛旁,两手拖住下巴,正苦恼着球被踩扁了,以后就永远不能玩了。心想,有什么方法能把这扁扁的乒乓球变得鼓鼓的呢?我正思索着,忽然灵机一动,一拍脑袋说道:“有了,不是可以用热胀冷缩的方法使乒乓球变得圆圆的吗?乒乓球内全是空气,用热水浸泡乒乓球,使乒乓球膨胀起来。”想到这里,我拿起乒乓球,马上跑回家,烧了一壶滚滚烫的水,倒进一个脸盆里面,再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只见乒乓球表面上凹进去的地方慢慢地鼓了起来,忽然听见“嗵”的一声,凹进去的地方全鼓起来了,我拿起球高高兴兴继续和伙伴们一起打乒乓球了。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过。只有我们好好学习,就能用科学来解决身边的难题。

热胀冷缩日记 篇2

星期天晚上,妈妈烧完开水,灌进了热水瓶,离开了卫生间。突然,我听到卫生间内“扑”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我进去一看,啊,原来是热水瓶塞子弹了出来。我拿起塞子盖好,刚转身,它又“扑”的一声弹了出来。我火了,拿起塞子,狠狠地塞紧,心想:哼,这下你该老实了吧?可是我得意了只几秒钟,塞子又“扑”的跳了起来,像个顽皮的小孩子,而且比上次跳得更高,似乎在向我抗议!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地研究。

打开瓶塞往里看,我发现热水瓶里水并不满,只有三分之二是热水,另外三分之一是空气。白色的热气正在慢慢地向外冒着。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热空气把瓶塞顶出来的呢?因为水是很烫的,上面的空气受热后就会膨胀。而瓶塞堵住了瓶口,空气没有地方跑,就把瓶塞顶出来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我决定做个试验。我想,如果是因为空气热胀冷缩惹,那么如果往热水瓶里面吹点冷空气,那么膨胀就会更明显,因为温差比较大。

于是,我不顾热气的冲击,闭着对着热水瓶里使劲吹了一口气,然后,马上塞上塞子。果然不出所料,瓶塞在几秒钟后“扑”的一声弹了出来!我再试了几次,结果都这样,它都乖乖地弹了出来。而且塞子塞得越紧,它弹得更高,只是时间上稍微多等了几秒钟!

兴奋啊,我们研究得到了证实,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真正地理解。

噢,我终于明白了,都是空气热胀冷缩惹的祸!

热胀冷缩日记 篇3

今天上作文课,老师拿出两个凹凸不平的乒乓球,这两个乒乓球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后脑勺,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老师让我们想办法,怎样让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几分钟后,大家就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说可以打气,有的说用热水泡,还有的说用嘴巴吹……。但最后我们选择了用热水泡来做实验。

说干就干,我们立刻打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之后再把两个乒乓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把热的那杯子用盖子盖住。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会儿,发现冷水杯子里的乒乓球压根就没有变化。再看看热水杯里的球,它已经慢慢鼓起来了。“为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疑惑不解。

最后,老师告诉了大家这个原理:“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这是由于物体内部的粒子运动会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幅加大,会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幅减小,会使物体收缩。”原来这里还有这样的科学原理啊,大家都恍然大悟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领悟到了: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我们身边的科学。

热胀冷缩日记 篇4

早上煮好鸡蛋,突发奇想的问孩子:“为什么煮熟的鸡蛋要在凉水里冰一下?”

没成想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为了好剥皮!我早从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看过了。”

“那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什么原理,我不知道,我去看看再给你讲。”

孩子转身就去找“老师”了,不一会儿,拿着书就开始解释:

是“热胀冷缩”原理。每种物质都有不同的伸缩状况,鸡蛋由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也不一样:在温度变化不大或温度变化比较均匀的时候,差别不大;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蛋壳和蛋白伸缩的步调就不一致了。

当把滚热的鸡蛋骤然浸入冷水中时,蛋壳猛然收缩,蛋白还处在原有的温度而没有缩小体积,这时候就会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挤压到鸡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温度渐渐降低,也逐渐收缩。由于蛋壳和蛋白、蛋黄的收缩程度不同,这就形成了蛋白与蛋壳的脱离,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不错,非常好!”我表扬他。

“那你还知道咱日常生活中还有别的热胀冷缩现象吗?”为了加深他的印象,我又问。

孩子合上书,自言自语:“热胀冷缩就是一热就胀,一冷就缩,还有什么是这种现象呢?”

“哦,我想起来了。妈妈你忘了,上次我的乒乓球一不小心睬瘪了,爸爸不是把它放到一个杯子里,又往杯子里倒了一些开水,不一会儿,瘪了的地方慢慢就鼓起来了,这不就是热胀嘛!”

“对!还有别的吗?”

孩子又想了想,“想不起来了。”

“那就先吃饭,一会儿我们再上网查一查。”

吃过饭,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脑。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可就大开眼界!

平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到了夏天,车胎气不让打太足,害怕温度太高爆胎,也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更有一段视频让我们记忆深刻,那就是没有加热的轮箍无法套在轮子上,加热后,轮箍就紧紧地套在轮子上了;两根电线杆中间的电线,夏天松驰下垂,到了冬天就会绷直;铁路桥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伸缩;还有水泥马路,水泥块儿中间都会有一条缝隙,也是防止热胀冷缩……

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还真多,不过平时我们没有认真注意过。只要我们真正掌握,热胀冷缩会很好的为人类服务哦!

热胀冷缩日记 篇5

上午第一节课铃声还没响,同学们就已经整整齐齐地坐在了教室里,期待着老师快点到来。咦,这是怎么了?原来上节课老师说过,今天要给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上课铃终于响了,张老师抱着一个纸箱走进教室,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纳闷。放下箱子,老师把那些实验器材一个个摆到各个组的桌子上,大家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各组实验器材摆放完毕:一个铁球,一个铁环,一盏酒精灯,一个打火机和一杯水。我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实验充满了期待。

我们分好了小组,便按照老师的指导开始实验了。由我首先点燃了酒精灯,接着王仕迪小心翼翼地拎着铁球上的铁链放到酒精灯上。只见铁球的底部渐渐地变红,我真担心铁球会烧坏,可是我的所有担心都是多余的,过了一会儿,酒精灯越烧越旺,我把手指伸进铁球试了试,已经有些烫手了。然后,王仕迪将铁球放入铁环的时候,不知怎了这个原来比铁环小的铁球怎么也放不进去。是铁球变大了吗?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接着做实验。

我接过铁球,往清水中一放,只听“吱”的一声,杯子里冒出了一阵白烟,等待铁球冷却后,我将它往铁环上一放,这下铁球又乖乖地钻进铁环了。咦,这一次铁球又放过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同学们面面相觑。

这时,老师问我们:“实验也做了,现在,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原理?”同学们傻了眼,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见我们迷惑的样子,说:“这就是热胀冷缩原理。”同学们恍然大悟。

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我明白了:物体受热后,体积就会增大;相反温度降低后,体积就会缩小,真是太奇妙了,我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热胀冷缩日记 篇6

一上课,老师就带来了兵乓球。它是橙橘色的,非常健康。于是,老师又拿出了一个“生病”的兵乓球。它的肚子“凹凸”了,看起来好像它得了“腹痛”。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它呢?大家都很纳闷。

同学们各抒己见,该怎么治疗白兵乓球的“腹痛”。有的同学说:“只要把兵乓球放在沸腾的开水里泡一会儿拿出来,兵乓球的“腹痛”就治好了。”有的同学说:“把生病的兵乓球放开水里泡一会儿在放到冷水里兵乓球的“腹痛”就治好了。”还有的同学说“把兵乓球放微波炉里热一下兵乓球的“腹痛”就治好了。”不过我还是支持我的方法,因为我觉得热胀冷缩。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端出了一杯水,那水上飘着一大片蒸气,好像蒸汽姑娘想把热量带走呢,我们一看就知道了那杯水是热水。老师用尺子把兵乓球压在热水里,不过兵乓球在反抗老师,老师把它压下去,它就浮上来,好像小宝宝被开水烫到了要离开这个地方,过了还一会儿,老师把兵乓球治好了“腹痛”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胀冷缩的知识,并把白兵乓球治好了“腹痛”。原来,兵乓球里有许多气体小分子这些气体小分子一碰到热水那些气体小分子就受不了,把白兵乓球“凹凸”的地方顶了出来,啊!这堂课真是两全其美呀!

热胀冷缩日记 篇7

一天早晨,我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原来是自行车打气爆胎了。过了一会,又是一声巨响,车又爆胎了,我无意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夏天自行车打气容易爆胎,冬天水管容易破裂?这是为什么呢?

我赶紧跑到自行车爆了的轮胎旁,仔细地观察起来:自行车的轮胎很褶皱,很明显是由于长时间膨胀过度才引起的。我又摸了摸爆掉的轮胎,好烫手。我猜想,这是不是热胀冷缩引起的呢?回家后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妈妈,妈妈说:“你的猜想有一些道理,但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开始行动起来。

我首先找来一个铁丝圈、一个玻璃球、一个酒精灯和一个烧杯。一个铁环和一个不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把铁环用酒精灯加热后,铁环受热体积膨胀,铜球能从铁环中穿过;再把铁环放入冷水中,铁环受冷后体积收缩,铜球又不能够从铁环中通过。从而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开始了。我把铜球往铁丝圈里套,通不过。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圈。把铜球往加热后的铁丝圈套一下,能通过。把铁丝圈放在烧杯里的冷水中冷却。把铜球往冷却后的铁丝圈再套一下,通不过。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夏天自行车打气容易爆胎是由于夏天温度较高,打入轮胎的空气和轮胎虽都有膨胀,但空气的膨胀程度远大于轮胎的膨胀程度,尤其是压缩空气,所以容易爆胎。0到4摄氏度的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而水管此时是受冷会略有收缩。一胀一缩所以容易破裂。这是热胀冷缩引起的。

科学并非高不可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热胀冷缩日记 篇8

一天晚上,我去厨房热牛奶。我把牛奶放进一只大的不锈钢碗里,倒入热水,接着扣上一只小的不锈钢碗,然后回到书桌写作业。过了十几分钟,我去取牛奶,结果发现两只碗合在一起,就像是扣子扣住了一样牢固,分不开了。

我在水槽里砸啊砸,因为吸得太紧,根本砸不开。我只好向妈妈求助,见她把小碗朝下,使劲摇、使劲敲都没用,还是打不开。

一阵倒腾后,看着紧紧吸住的两只碗,我们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妈妈掏出手机,希望可以从百度上搜到办法。查看比较之后,我们觉得冷却法比较可行。于是我们按照网上说的先把它放在冰箱里,等了好久,拿出来看看,两只碗还是分不开。妈妈拍了拍脑门说:“网上说的热胀冷缩,可能是把它弄反了!”难道把热水倒上去就能打开吗?我半信半疑。只见妈妈把大碗的底坐在水槽里,拿起烧水壶将滚烫的开水从小碗顶上浇下去,小碗周边一圈开水冒着热气,过了一会儿,小碗居然滑动了。

我欣喜若狂,冰箱里过了一夜的冷水外加刚烧好的开水,紧紧吸住的两只碗一下就掀开了。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在高温密闭的情况下会产生负压,内部压力低于外部压力,就像是大气压“压”住了两只碗,要有非常强大的力气才能把紧密吸住的两只碗分开。而当外部的温度比碗内高时,周边局部气压比碗内低,原本吸住的两只碗会就容易被打开了。

热胀冷缩日记 篇9

王老师摇了摇手中的矿泉水瓶,见同学们说它完好无损,继续问:“怎么才能让它瘪了?”

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脚踩,可以用手捏。”

“不碰触它,有什么方法?”王老师打了个手势,说:“请看下面的实验。”

王老师打开瓶盖,把热水慢慢地倒进瓶子里,摇了摇,问一个同学:“热不热?”

那位同学认真地摸了摸说:“很热!”

王老师又给全班摸了一次。我摸完的时候心里想:这么热的水,怎么还不会瘪呢?

王老师笑了笑,把水倒进了桶里,马上把盖子盖上,问:“瓶子有什么变化?”

“瓶子瘪啦!”有人叫道。瓶子开始放出“咯咯”的声音。

我瞪大眼睛看着,瓶子里仿佛有个人在吸气,慢慢地变扁了些,又传来清脆的“咯咯”声,最后瓶中央贴在一起,像蜜蜂腰。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心里想,“可能是热胀冷缩的缘故吧!”

热胀冷缩日记 篇10

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发现,每一个发现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今天我就发现了热胀冷缩现象。

今天,我打完乒乓球后,带着胜利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我和爸爸说说笑笑,一会说说今天学习的成果,一会说说今天打球的收获,开心极了。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向电线杆看了一眼:几条黑油油的电线,挂在了高高的杆子上。忽然,我发现了什么:只见杆子上的电线都绷的紧紧的。而夏天的电线却耷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我问爸爸,爸爸却让我从书中得到答案,并特别强调说:“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回家后,我便赶紧拿出书来找答案。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出答案。《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有趣的科学》……都没有,这时我想到了我们的科学书。啊!我找到答案了。原来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呀!我赶紧去告诉爸爸、妈妈。他们都夸我真聪明。我听了后,别提有多自豪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夏天不要把自行车的气打得太足了,气球也一样,否则,会因为热胀冷缩爆了的。

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科学无处不在。

热胀冷缩日记 篇11

你们还记得张尉然的那位“高胀低缩“的爸爸吗?那可真让他头疼啊!不过我的爸爸更让人头疼!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全家在家里避暑。家里开着电风扇,别提多凉快了!可是家里没有冰淇淋了,所以就让爸爸出去买冰淇淋。

“砰砰砰“,门外想起了敲门声。一开门,我和妈妈可傻了眼。只见一个比大象还大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我家门口。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爸爸!我和妈妈连忙把爸爸用起重机从房顶送进家门。一进家,电风扇吹到了爸爸的身上,他立刻就变回了原来大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立刻把爸爸送进了医院。经专家检查得出结论:爸爸患的是“热胀冷缩“症!

以后,我和妈妈都不敢让爸爸在夏天或冬天出门,因为爸爸只要一遇到热,他就膨胀;一遇冷,他就缩小。

别以为爸爸只能呆在家里,他还为地球做过贡献呢!有一年,一颗小行星朝地球飞来。我们听了,急忙把爸爸送到航天局。在介绍了爸爸之后,那里的工作人员立刻把爸爸送到了航天飞船上。在爸爸上飞船之前,他们在飞船上安了空调。

爸爸上天后不久,空调就打开了,放出大量的热气。爸爸遇到热气就开始膨胀,把飞船胀破后,他成功把小行星挡在了地球之外,脱离了轨道。

现在,爸爸还在享受“热胀冷缩“的乐趣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