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寺日记

请欣赏宝莲寺日记(精选19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莲寺日记 篇1

炎炎夏日,火热的太阳烤着大地,蝉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知不休,让工作学习的人们心烦意乱。有什么能屏蔽这利剑般的阳光,给人以清凉舒畅呢?

置身于莲花池边,一股清新凉爽的风铺面而来,灌入人的五脏六腑之中。夏天的炎热与烦躁,都消失在微风之中,无影无踪。本来聒噪的一声声蝉鸣,这时却化作一曲悠扬婉转的歌,在莲花池里轻轻回荡着。水面上波光粼粼,像铺了一层碎金,格外耀眼。

一朵朵淡粉红的莲花匍匐在翠绿的荷叶上,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是花骨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将自己粉嫩的花瓣尽情舒展开来,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莲花与所有的花都不相同,有一种清凉的气息萦绕在她周围,似乎还散发着一丝丝、一缕缕的幽香,尤其在夏天,那幽幽的清香更使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她的花瓣摸上去极其细嫩光滑,像婴儿的肌肤,外面是淡得迷人的粉红,里面则是洁白无瑕的玉色,晶莹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还泛着几点金色。每片花瓣都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造物,比玉更纯洁、更晶莹、更透亮、更无暇。整个莲花池,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悦耳的鸟鸣声,幽幽的清香味,曾使多少文人墨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饮酒作诗,挥毫疾书,一首首优美的诗篇由此诞生。杨万里赞叹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恢弘气势,赞叹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恬静美丽……骄阳高照,周围的热空气却仿佛被抽干了一般,只有一阵阵清凉的风迎面扑来,是那样的令人心旷神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已由金黄变成了火红,半边都被山丘所遮住,大片大片的云朵向太阳的方向聚拢,层层叠进,波澜起伏,被夕阳的余辉所渲染,变成一种热烈激昂的红色,就像火烧一般。莲花池水倒影着天空,也变成一种火般的红,只不过是安静祥和的,淡粉色的莲花就沐浴在这绚丽的火红之中,像散发着只属于她们的圣洁气息,颇为壮观。

黑色已经开始席卷整个天空,一轮圆盘似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之中,淡淡的月光悄然散落在莲花池中,是那样的幽静,莲花已变成了闪亮的黑色,像一块黑色的玛瑙静静地悬浮在水面之上,水面轻荡,荡起层层涟漪,夏季夜晚独有的清风扑面而来,柔和而又凉爽,闪着金色的

光。坐看莲花,仰望星辰,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别有一番情趣。

莲花是如此美丽,但谁又能想象她的足下是什么呢?她的足下踩着肮脏的淤泥,她却出淤泥而不染,没有一点瑕疵。她足下的淤泥是那样的平凡,默默地给莲花输送自己的养分,为莲花的美丽绽放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了一辈子。

我的心沉浸在这仙境般的莲花池中,久久不能离去……

宝莲寺日记 篇2

自古以来,莲花就以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我,自然也对她情有独衷。

其实算了算,我顶多见过五六次莲花,但每一次都会有一股震撼涌上心头,仿佛隔世再见一般。看那一望无边的荷塘中,玉墨色的波涛拍打着田埂,其间缀着点点瓷白与粉红,一缕清风划过全身,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全身似已翩然与天空,一股逍遥世外的情感跃然升起。

莲花是很坚强的植物,千年前的莲子开花的故事已然家喻户晓,她那看似柔弱却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她倾倒,视之为君子的化身,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周敦颐了,他的那篇《爱莲说》流芳百世,引得人不由得为莲花而感叹,另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愿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是千古名句,文人们把他们一生的灵魂化做了着一篇篇赞美莲花的歌。

禅宗有一句话: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井。不错,真正的隐者都能做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洁身自好,历经尘世百态而修成正果。莲花怕也是这样的隐者吧!她生于淤泥却一尘不染,傲骨铮铮犹如那大智大慧的隐者,山林之隐未尝不可取,但只有做到了隐于华世才能品味到隐的妙与趣,体会到庄子的“天地与我共生,齐物而共逍遥”的逍遥游,尝到周敦颐的旷达心境。

我喜爱着高洁傲岸的莲花,爱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节操。爱他那隐于市井而不言的逍遥。

宝莲寺日记 篇3

说起佛手莲,大家会不会觉得佛手莲跟莲花一样庞大无比呢!其实不是的,佛手莲恰恰跟荷叶的大小相反,佛手莲十分的`小,一只手都可以把它撑起来,而且十分轻松。佛手莲的英文名字叫:alocasia cucullata.它的价格很便宜才7.9元。

佛手莲的资料显示,它不能让阳光直射,但适于在亮处。它的花盆直径为8.5cm。它的叶片像爱心形状,富有光泽,像打了一层腊,它属于天南星科,它的根茎肥大,与一般的水种植物截然不同。

上面只有大概为你介绍。

下面我一一给你介绍:

产地及习性:佛手莲原产中国华南,西南及台湾,东南亚也有分布。性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的环境,耐寒,畏干旱,忌阳光暴晒,畏盐碱,喜偏酸,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栽培为宜。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稍肉质。佛焰苞黄绿色,夏季开花,肉惠花序,,似根棒状

它还可以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

我十分喜欢它,它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它今后,一直跟着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它也能在今后,为我打气,加油!

宝莲寺日记 篇4

掬一捧月光,随苍穹缱绻,剪一段烛光,将经纶点亮,铺一张宣纸,绘江山如画。墨香中夹杂着一丝丝芬芳,是谁家的花在绽放?原来是中华民族的那朵如丹墨梅莲的文化在盛开。

一首唐诗,一腔热血,一片流云心事;一曲元曲,一阕高歌,一剑笑看中华民族五千年风云。

五千年流淌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如丹墨梅莲的文明建筑。

敦煌莫高窟,飞天舞诶,墙壁上的佛反弹琵琶,娇美如花,莲座上的佛像双目慈祥,祝福国人,书室里的经书深奥,却又博大精深,佛堂里一片宁静,参悟人生真谛,万里长城跌宕关山,逶迤万里,阅千秋烽火,观万年风霜,一块块青砖上记载始皇的丰功伟绩,年少便灭六国登基,将举国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隋朝大运河,连接南北交通,波澜壮阔,记载了宋元明的朝朝兴起与灭亡,听,那浪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

五千年里,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孕育如丹墨梅莲的翩翩诗人。

在上面撒下一片浪漫情怀。 陶渊明,他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饮两杯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他采菊东篱下,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细寻心灵的悸动。李清照,她是宋朝总来的曼妙红颜,却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她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那一座盛世空城。

五千年的中华魂,华夏礼仪之邦。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此渊远流长,造就如丹墨梅莲的高雅品德。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他们的高雅品德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文明建筑积淀的辉煌,翩翩诗人沉淀的厚望,高尚的品德凝聚的精神如丹墨浸染五千年儒雅,如梅莲绽放华夏文明的英气。

薄暮飘香,芙蓉为裳,空中的芬芳证明着中华民族那如丹墨梅莲的文化永远盛开,永也不衰,不败!

宝莲寺日记 篇5

春末夏初,百花争艳,各色艳丽的花竞相开放。牡丹、芍药妩媚而妖艳,象征着富贵美丽,她们个个舒展着身子,与百花攀比着,而莲却依旧保持着自身的淡雅,就那样亭亭玉立着,不卑不亢!

放眼望去,满塘的荷花,像碧波上荡漾的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走近仔细瞧,你会发现一个别样的世界!那莲花的品种很多,什么样儿的都有。单说颜色,有白的、红的、粉的、紫红的白的像玲珑剔透的玉盘,红的似燃烧的火炬,粉的若太阳落山时的霞!

再说姿态,没出水的莲花,是一朵绿色的'小花苞,一旦出水,花瓣便从绿苞中向上蹿,还带着几分羞涩。目光一不小心会瞟到莲花的梗,嫩黄色的,带着刺,像刚结出的嫩黄瓜似的。蹿到莲叶上面的莲花,就什么羞涩也顾不得了,纷纷迎着风,怒放摇曳。

待花瓣炸开,便如同硕大的玉盘,托起娇嫩的莲蓬。莲蓬腰系金穗,随风漫舞,旁若无人,与你眼中娇嫩的它可是大相径庭。过不了几日,随着莲蓬越长越大,花瓣便越垂越低,最后落在水里,化作一叶玉舟,随风而去。没了牵绊的莲蓬更是疯长,能长到碗口般大。里面的莲子也会不负众望,如一粒粒硕大的珍珠,香甜可口,可谓是我的最爱。

莲的美令人陶醉,而莲除了美,更多贡献的是它的食用价值。莲叶可以清热解暑,莲梗能通气宽胸,莲瓣能解暑止渴,莲子还能健脾止泻,莲心可以清火安神,莲藕还有解酒毒的功效呢!你瞧,莲是不是全身都是宝呢?

这样的莲怎么能不使人深爱?我爱莲的亭亭玉立,也爱莲的庄重朴实,我更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宝莲寺日记 篇6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依我之见,莲之风骨,在于一个“信”字。

莲之信,使其能在淤泥之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如今为何而生,从而能在污浊中守住高洁。反观之新闻媒体,为利所趋,不求真务实便胡乱报道,误导大众,实乃失信之举。《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一句“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媒体必须保持自身的昭昭,使自身可信,才能向大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引领社会思潮。欲济天下,必先正心诚意修己身。反之,倘若身歪却要影子正,源浊却求流水清,岂不是缘木求鱼吗?愿我等笃信如莲,找到自身的位置与追求,守其昭昭,以传大道。

莲之信,在于它看清身边的污泥并不是阻碍它的力量,而是它成长的营养,信任环境,使它奏响盛夏的华章。网上世界,众说纷纭,一丁点儿风吹草动,便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这折射出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慈母不信曾参,三人成虎,便觉我儿杀人,怎不叫孝子心寒?蔡桓公不信扁鹊,病入骨髓,呜呼而丧命,岂不令闻者嗟叹?曹操不信吕伯奢,杀其一家老小,曰“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此等奸雄,岂有主天下之德?围观群众们啊,让我们笃信如莲,对社会和他人多一份善意和信任吧!

莲之信,贵乎其处淤泥之中却怀盛放之志,坚信会有洁白绽放的那一天,怀着这种信仰,才能够熬过泥中的黑暗无边。食指曾经用颤抖的笔写下相信未来,海子也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哪怕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唯有信仰,能使我们自围城之中突围。然而当今社会,却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人们对未来并不乐观,总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有人叫嚣“皇军来了我带路”。我们的今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而明天,更待我们亲手书写辉煌,我们凭什么失掉信仰?愿我等笃信如莲,怀着盛夏的梦想,君子朝乾而夕惕,共筑华梦之中华。

每个人都可以种一朵莲,在心中。于是我们笃信如莲,怀着对自身的清醒认知,对他人的善意理解,对未来的美丽憧憬,于是,闹剧不再,盛世可期。

宝莲寺日记 篇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这样赞美这位亭亭玉立的水中仙子——莲。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用优美的语句赞美过它,多少人用美妙的音符歌颂过它。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她的果实和茎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莲随处可见,因此她也始终默默不闻。她尽自己之力驱赶污浊,保护并捍卫圣洁之气。她以她的高贵向世界宣誓:我从不向邪恶低头!我绝不向邪恶靠近!我想,这可能就是周敦颐为何喜欢莲的原因了。

而在莲中,我最喜欢白莲。她纯净的颜色,清新的香味,默默地在水中开着。记得某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和老妈在小区的水塘边散步。那时正是酷暑,湖里大簇大簇的莲花正在展示自己的美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脑海里不知不觉浮现出了这句名诗。但我仔细观望,才发现,原来在湖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大片大片的红莲,那清新纯净的白莲,也在默默地绽放花朵,只不过很不起眼罢了。而在盛夏,一抹干净的白色,就像一阵清凉的风,吹走了你身边的热气。如果你幸运的话,在盛夏大雨后的晴天,去看看湖里的白莲吧。看着“水珠在莲叶上尽情翻滚,有的水珠顺着花瓣的边缘缓缓滑下。”更妙的是含苞欲放的莲花上立着一只蜻蜓,十分符合“锦上添花”之意。

朋友,或许我们并不是一个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说:“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们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美好世界与生活的渴望却都应一致的,那么,愿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装点一分美丽。

宝莲寺日记 篇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古往今来,她,一直是文人墨客歌颂,赞扬的对象。她,永远纯洁,恬静。

她,叫莲。

七月,是她盛放的时节。踏着林荫小道,踩着点点碎光,闻着淡雅莲香,我,来到了她的跟前,满一池的莲!都是挺立腰缎,都是一片白红。开得烂漫,开得清鲜,开得秀气、开得脱俗,给人一种娟秀而又不失大方的灵动。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在赏莲的我也不禁汗如雨下,只好躲在树荫之中纳凉。而池中清莲,顽强,没有受烈日的影响,不论太阳如何照耀,不论游人如何指点,她都不为所动,依然挺立,傲然怒放,向世人展示出最秀,最柔,最美的一面。

时间过去,该走了。归程路中,不知怎的.,脑中总是闪过几株亭亭玉立的身影。为何,为何?我想了一路。

也许,是因为那不为人所动的精神吧。

我想,在这酷热之中,莲绽出了自己的风采。大方,娟秀,清丽,傲然一身。连一朵花儿都能够如此独立,如此特殊,我们为什么不行?整齐一致固然可行,但拥有个性,是不是更好?

人生苦甜,活着,就要活出自我,活出特色,活出精彩。

念着莲,独立特行的莲。

宝莲寺日记 篇9

莲花,多年生水生植物,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每日晨开暮闭,性行高洁。古人有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题记

每每从波光粼粼的西湖边走过,看到那亭亭于湖中的鲜绿或深绿色的荷叶,我经常会联想起那句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流传至今的名句。为何莲花从如此黝黑的淤泥中钻出,却丝毫不受影响,不曾得到一身斑驳的泥痕,却在如宣纸一般洁白的底色上染上了如此绚丽的光彩呢?

也许,这是它的心的颜色吧。只有从心中透出的色彩,才不会沾染污秽的颜色啊。

即便如此,得到了如此明媚的颜色,它却丝毫没有如牡丹般的妖艳,只是偶尔随着那细细的微风与湖面的几抹波光一起摇曳,显出的竟是几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庄严。在早上初生的一缕微暖、黄昏的'一束温馨的光线中,只是无声的静静地立着——犹如一位临波而立的仙子,给人以一种梦幻的美。而它却又是如此真实的出现在你的眼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如此美景,也怪不得温庭筠也为之倾倒。

荷花即使不开花,也别有一番风情。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就有所描写:“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春夏交接之际,绿油油的荷叶田田地生长,掩住了水面。然而就是这样的荷,给了人们一种无边无际的、喷薄而出的向上发展的力量。生长!只有汲取更多的养分,得到更充足的阳光,才能更蓬勃地向上!然而为何又要向上呢?只是为了给即将开放的荷花提供更好的条件罢了。若是没有荷叶,何来的荷花?若是没有荷叶,那荷花又是什么样子呢…

是荷叶在保护着荷花么?是的。若是没有荷叶的庇护,荷花便早就香消玉殒了罢?但是,无论是大部分才华横溢的诗人,或是扛着照相机的摄影师,他们的焦点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娇艳欲滴的荷花上。也许唯有杨万里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啊,先有接天莲叶,才有映日荷花!

许多人喜欢荷花,只是喜欢它那种美丽的姿态。而我则不然。我爱的只是它那从内心中渗透出来的颜色,多么的洁净而耀眼,却又衬出它的朴实无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霞光染遍所有的花儿,千秋万色,唯你,在一片污浊中透出一片清光。

宝莲寺日记 篇10

我家有一个漂亮的花瓶,由郁金香围成的花边,更突显出它的与众不同。

就在这个花瓶中,插着一束莲花,听到“一束”你肯定会认为我用词不当,不过,它是丝网做的。在我看来比任何的花朵都要有灵气,同时也一点不逊色于真正的鲜花。

莲花的.婀娜;荷叶的衬托;小巧的莲蓬笔直的立在当中,显得格外和谐。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各个荷花含苞待放,仿佛它散发着清香。而丝网又使它不会随着季节而花残粉退。

莲花从不和别的花争奇斗艳,也不和别的花比美,只是孤独地立在水中,默默无闻地站着,站在水里,站在风里,站在雨里。送走一个晚霞,又迎来一个朝阳。虽然莲花的生命非常短暂,可人们都会记住它代表的正直、光明、善良与真诚。

宝莲寺日记 篇11

从古到今,荷花就以她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性深受大伙儿的偏爱,而我,自然也对她情有独衷。

实际上算了算,我最多见过五,六次莲花,但每一次都是有一股震撼人心涌上心头,好像隔世再见了一般。看那一望无边的荷花塘中,玉淡墨的浪涛敲打着田坎,期内缀着豆豆瓷白与粉红色,一缕清风掠过浑身上下,淡淡的芬芳扑面而来,浑身上下似已翩跹与天空,一股消遥世外的情感尽在冉冉上升。

莲花是很顽强的绿色植物,上千年前的莲子开花的故事早已众所周知,她那看起来软弱却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引得成千上万文人墨客为她乱倒,视之为君子的化身为,在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周敦颐了,他的那篇《爱莲说》流芳百世,引得人不由自主为莲花而感慨,此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愿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是千古名句,文大家把她们一生的生命化做了着一篇篇赞扬莲花的歌。

禅学有一句话:小隐于树林,大隐隐于市井。非常好,真实的隐者都能保证在物欲横流的全球里洁身自好,经历尘世百态而修成正果。莲花怕也是那样的隐者吧!她生在淤泥却一滴一尘不染,侠骨铮铮犹如那大智大慧的隐者,树林之隐是可以的`取,但仅有确保了隐于华世才能够品味到隐的妙与趣,感受到充符的八荒与我相互依赖,齐物而共消遥的逍遥游,品味到周敦颐的豁达情绪。

我偏爱着高洁傲岸的荷花,爱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无节操。爱他那隐于市井而不言的消遥。

宝莲寺日记 篇12

人人心中都有一种信仰,人人胸中都有一种力量,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想,但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予一种植物上。于是,原本无意无念的植物就被人们寄予了情感。

牡丹雍容华贵,仪态四方;菊花铮铮傲骨,笑傲秋霜;青松不苟言笑,独立山间;红梅雪山暗放,静雅幽香;玫瑰娇艳美丽,深情款款……

但我却独爱莲。‘‘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盖绿火,芙蓉披红鲜。“‘’碧荷生幽泉,朝日艳日鲜。‘’……对于荷花的描写与赞美,文人墨客们从未吝啬笔墨。

而对于莲的别称,更是数不胜数:荷花、水芝、水芙蓉、荷华、六月花神、芙渠、君子花、水仙子……

荷花可真是美啊!看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几枝莲花含苞待放,偶飞来一只蜻蜓,停于上面吮吸清香,时而振翅,欢喜雀跃。

花下圆盘似的绿叶衬托着花,圆盘一个凑着一个,在水面上铺了一张绿网,又似一张舒适的大席梦思。

圆盘绿的可爱,不时的还捧出一两粒闪闪的珍珠来,晶莹剔透,衬得荷花更加圣洁。

莲出于清水,却比水更清洁;莲出于淤泥,却比淤泥更气质。

莲花就像观音打坐一样,圣洁、娴静。中通外直的`枝干竟可托起重重的花儿来,花苞保守却又大方,花瓣错落有致,精致典雅。

莲,花之君子者也!倘我们的生活节操也如莲一样,我们就是人之君子啦!

宝莲寺日记 篇13

“我是殷健灵,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

她的声音经由话筒从偌大礼堂的音响里传出,那种温和清润的感觉,就好像你站在海边,海面上有海鸥盘旋飞过,而你在海浪声里被海风轻轻地拥抱着。她是新民晚报夜光杯来我们学校搞活动的主讲人,主题是《青春的财富》。

她的开场白很简单,很实在。我很喜欢。所以我愿意听这个“虚长我们几岁的过来人”娓娓道来青春里的种种。

“其实啊,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好。”她说这话的时候头稍稍一偏,蓝色的耳坠微微抖动。我当时觉得真是奇特,毕竟很少有开讲座的人会这么说。说完这句话,她讲起了第一个故事。那是个跟我们同龄的女孩,出身微寒,但却在几近被命运榨干的生活里,和她的母亲用乐观的心态、健全的心灵,找到了她们的小确幸,并且有梦想、有干劲地为自己和母亲,在荆棘丛里,踏出了一条路。

至此,她说出了她认为的第一笔青春财富——拥有一颗健全的心灵——大约她的名字暗含的就是这个寓意吧。

若说这第一笔青春财富,她说得平静、温和。那第二笔财富,则是在偏激中阐释而来。“爱,是青春永恒的命题。”此话一出,礼堂上的座椅开始发出不安分的响声,交头接耳的声音细碎杂乱地充斥在礼堂。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此类话题自然很敏感。17岁,初夏,爱情禁果。由这几个简单的关键词,大约就能猜想到那是一个怎样缭乱的时期发生的缭乱的.故事。她从一个较为极端的角度,阐述了第二笔我们应该拥有的青春财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青春爱情的书籍,还大都被社会束之高阁,然而只有在极度缺乏米粮的年代,人们才会日日以饱餐为话题。随着观念的转变,早恋作为一剂镇定剂同时也是一枚兴奋剂,推向了市场,让慌乱于青春十字路口的孩子明白这种情感是正常的,而决定人生航向的是对自己情感的把握。

第三笔青春财富则是由阅读升华自己的修养。这么宝贵的青春年华正是稳固建立自己健全世界观的时候,读书,是一个漫长而又丰富的过程,能让你从中看见自己人生的许多影像,也能看见未曾踏足的世界。

“身处淤泥,心有莲花,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这是她说的结束语,却不是这场讲座的结束语,反而更像是一句开场白,青春航向的开场白。

宝莲寺日记 篇14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莲叶吗?不知道就让我告诉你吧。

最大的莲叶是王莲,它生于南美洲的池里,它的叶子长200—300厘米,最大的有400厘米。

王莲的浮力很大,浮有40—70千克,小朋友能在上面玩耍,

每当我看见王莲的'图时,仿佛让我看到了水姑娘被捆在王莲里,很着急似的,为什么呢?因为王莲的边想有围拦一样的边。有时我会看到金鱼姑娘在王莲底下阻挡太阳。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莲叶了吧,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宝莲寺日记 篇15

一点清新的洁白,缀上一些简单的亮黄;一张夏日的绿叶,点上几滴晶莹的水珠。正值夏日,眼前的那一片莲,显得非凡而高雅。

平静净澈的湖面,偶尔有微微的碧波,湖中挺立着一小团莲花。她们是如此的简单而美丽,在周围的青山绿水中,默默地绽放,却又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几瓣花瓣小巧而细腻,纹理清晰而柔和。一朵一朵地贴着荷叶,似是湖中的一颗珍珠,闪耀着光芒。

湖面中倒映着莲的影子,那水天一色的境界中,莲仿佛是绝尘脱俗的仙子,在这只属于她们的舞台上表演着一场最美的画卷。荷叶则好似在保护着她们,碧绿和洁白在此时仿佛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莲花的美丽与绚烂。

白色的莲,是朴实,是清净,是简单,是崇高。宋代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写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这正是莲的崇高之处所在,她有坚贞的品格。

轻轻走进莲,果然如此,莲虽从淤泥中长出,却没有半点土色,而是洁白如洗,清水里洗涤过,也没有妩媚,只是淡雅宁静地立在水面之上。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莲花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她不论如何,都保持了自己本来的.样子,没有被外界的环境所同化。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名人都是如此,诗人屈原为此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名臣于谦洁身自好,不受贿赂。他们不都是尘世中的莲花吗?而正是有了这些像洁白的莲花一样的伟人,才有一个民族的成功和希望,才有我们如今幸福的时代。

愿做一朵清莲,高洁,美丽。

宝莲寺日记 篇16

起风了,天变得阴沉沉的,树叶在地上打旋,发出一片哗声,我就漫步其中。

周敦颐爱莲,是因为莲的品质正直高尚品格,而我也喜爱莲花,但我欣赏莲的是处事态度。我的.考试是经常失利的,特别是七年级期末那次,母亲带我去了一处莲花池散心,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突然起风了,池旁的树叶哗哗的叫着,枝条狂舞着,枯木也滚了起来。而身在池心的我也被这一景象震撼到了,只见千万莲叶翻转。风一停,霎时回归原样,仿若没有发生过,继续摇曳。莲临危不惧,能在困难后及时调整,自己保持着最从容的状态。

在万物争春之际,悄悄地退在一旁,他不是争,不过只是不想争,不想让无用的名利扰乱心境,可有些花主动找他比,莲却收敛的花苞,待到盛夏,他也终于绽放。

为什么说这种处事态度我很欣赏,因为我曾太过紧张某些事了,记得我在班干部竞选中,因为太紧张而忘记了演讲词,导致我的演讲疙疙瘩瘩,选票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

当我以后面对更多困难任务,希望也可以从容应对吧!

宝莲寺日记 篇17

春天来临了,小草发芽,百花争艳,春风徐徐,清香的气息,构成了这一幅美好的春景。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去花卉市场寻找春天了。一走进花卉市场,就感到一种潮湿但清新的气息迎面而来。哇!这里的花花草草实在太多了,红红绿绿,美不胜收。我看中了一株观音莲,欢欢喜喜把他捧回了家。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观音莲吗?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记得观音降伏红孩儿的情景,观音座下的莲花台就很像这个样子。我把它种在一个黑色塑料盆里,圆形的观音莲紧贴着泥土生长。莲心是嫩绿色的,上面还粘着一颗晶莹的露珠。周边翠绿色的莲叶层层相叠,参差交错,妙趣天生。

观音莲没有月季的绚丽,也没有荷花的高洁,更没有牡丹的.华贵,但它朴素常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听卖花老人讲,观音莲不怕干涸,一个星期浇一次水就够了,因为它厚厚的叶片里储存着许多水分。

每当我看见亲手种下的这盆观音莲,我的心情就会舒畅起来。那每一片绿叶给我家增添了勃勃生机,似乎感到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就会有一份收获。在这个季节里,也正是我们小学生认真学习,储备知识的时候,将来凭收获来的学习成就建设我们美好家园。

观音莲,你的精神引导着我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努力拼搏。我爱你,观音莲!

宝莲寺日记 篇18

2017年2月4日,我骑上自行车,再次到漳浦县霞美镇下蔡村的“沿海大道”边的“宝莲寺”游览。我这次来,发现了一个新的景观,即“宝莲”在禅上飘!

望着禅上飘动的“宝莲”,我忽然想起---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而当我走入主殿敬拜佛祖时,我联想到,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只是听闻两次佛祖思想(法)中最为坚固的佛经《金刚经》,他就开悟了, 就找回自己的本心(真心)。从此,成为我们今天称赞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可见是《金刚经》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带来神奇的变化,为此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坛经》。因此《坛经》与《金刚经》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有了《坛经》,才使《金刚经》走出了深山丛林,融进了社会普通大众的生活。禅可以更直接,为人们所理解。

说来也巧,我转身到寺庙的书房看佛书时,书架上正好新到一些书,即《金刚经》和《坛经》等。这《金刚经》是佛祖思想(法)中最为坚固的佛经;这《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说的,由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坛经》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

六祖惠能大师,生活在(638-713年)年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出生于岭南新州(现今广东新兴县)。佛教禅宗祖师---六祖惠能大师,他得到黄梅五祖弘忍传授的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当我走出书房,再次望着禅上飘动的“宝莲”,手上捧着《金刚经》和《坛经》的书时,心里总在想:《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我眼见“宝莲”在飘动,可怎样做到“心”不动呢?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时寺庙的阵阵佛音乐,似乎在告诉我, 禅上飘动的“宝莲”,悟者自悟,其道理都在《坛经》书里。

愿我是个有缘人!

宝莲寺日记 篇19

我喜欢莲。不因别的,只是喜欢。

喜欢她淡雅清纯的蕊,喜欢她粉雕玉琢的瓣,喜欢她碧绿青翠的茎。那一株清莲,从一千多年的《采莲曲》中走来,穿过清风,穿过绿水,落在江南,落在水乡,落在了我的心里。

月下寻莲,似乎是注定的缘分,这缘分,期盼了三世,穿梭在茫茫人世间,才与我邂逅。我从月下走来,踏着清清的池水,没有踩着绣花的布鞋,没有绾着古典的发髻,亦没有走着青莲的步子。我寻莲而来,没有心存焦躁的情态,没有面露悲哀的神色,亦没有怀揣重重的心事。我只是来轻踏卵石铺就的古幽小径,来找寻清清池水中淡淡清香,来回忆纷乱往昔中淡雅的身影。

拾径而上,绕着莲池漫步,立于月光下,莲香中,仿佛水中仙境,恍惚幻影。上千株莲花,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开她们几十枚的香瓣,或亭亭玉立,或迎风摇摆,那碧绿婀娜的玉茎,那清香淡雅的幽瓣,仿佛是天上的仙女点染成的一幅画作。当你走近莲池,闭上眼,感受莲的幽香,就会忘却尘世间的纷乱,就会远离生活的琐碎。

寻莲,寻的是她的清,她的洁,她的纯。那株清莲,是仙女挥舞衣袖,从袖中飘落人间的仙尘;是诗人端庄握笔,在硬黄纸上写下的优美诗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爱莲说》中的那千古名句,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在官场上,他保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周敦颐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

月光散落在荷塘上,沐浴着亭亭玉立的莲花。在莲花的幽香里,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我的思绪,在这清香里穿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莲花,是采莲女日日都能见到的伙伴。清纯淡雅的莲,不正是像采莲少女一般,美丽纯洁吗?一株散发着清香的幽莲,就像采莲女的裙子,高雅又不失清纯。穿越在琐碎的时空里,我看到一幅幅仙女的.画作——月光薄纱的笼罩下,清新淡雅的幽莲,又添上了一抹银纱。

夜晚的莲比日间的莲更好看,别有一番韵致。月光下的莲,她那洁净的身影,在浮世间显得更加纯洁。她那幽香,是许多人无法形容的。我也想写几句赞颂她的诗句,但似乎,莲的清香,就是最美的诗。

我随月而来,又伴风而去,月光的薄纱笼罩着莲,也笼罩着我。一株株清净纯洁的莲,带着我飘向一个纯洁,洁净的地方去。穿过唐月宋水,穿过明风清雨,穿梭了数时载,才到了今生。江南清莲,令我永生难忘,倘若有来世,我愿做一株洁净的莲花,在池水中纯洁地绽放,带着前世的记忆,带着今生的莲香。

大家都在看